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牛伴木

牛伴木

药材名称牛伴木

拼音Niú Bàn Mù

别名果绿勒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吕宁荚蒾的茎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luzonicum Rolfe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品宁荚蒾灌叶灌木,高达3m。幼枝、芽、叶柄、花序及花萼均多少被黄褐色或淡黄褐色簇状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10mm;叶纸质或厚纸质,叶片椭圆形状卵形、卵形至宽卵形,长3-8cm,宽2-5cm,先端渐尖或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外展齿牙,上面暗绿色,在放大镜下可见无柄的透明微小腺点,侧脉5-7条,伸达齿端,与中脉在叶上面凹限,在下面突起。复伞形式聚伞花序常生于具一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或顶生小枝上,直径3-5cm;总梗无至长达1.5cm,第1级辐射枝5条;花生于第3-4级辐射枝上;花萼长1.5mm,萼瞪三角形,微小;花冠白色,辐状,直径4-5mm,外被簇状短毛,花冠裂片长于冠筒;雄蕊5;花柱长于花萼,连柱头长1mm。核果卵圆形,长5-6mm。红色;核甚扁,宽卵形,长4-5mm,直径3-4mm,有2条浅腹沟和3条浅背沟。花期4月,果期10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700的山谷溪涧旁疏林、山坡灌丛中或旷野路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和云南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活血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丁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丁草药材名称大丁草拼音Dà Dīnɡ Cǎo别名小火草、臁草来源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大丁草Leibnitzia anandria (L.) Nakai [Gerbera anand

  • 岩枣树

    药材名称岩枣树拼音Yán Zǎo Shù别名女儿茶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异叶鼠李Rhamnus heterophyllus Oliv.,以根或枝叶入药。根全年可采,枝叶夏季采,晒干。

  • 草乌叶

    药材名称草乌叶拼音Cǎo Wū Yè英文名FOLIUM ACONITI KUSNEZOFFII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。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

  • 火炭母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火炭母草根药材名称火炭母草根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Gēn出处《重庆草药》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。夏、秋采挖。性味酸甘,平。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味甘,平

  • 凉粉藤

    药材名称凉粉藤拼音Liánɡ Fěn Ténɡ别名百解藤、寄山龙、山豆根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青藤仔、蛤仔藤(《海南植物志》),金线风(《陆川本草》),金锁匙、廿四风藤、山苦参

  • 分枝火绒草

    药材名称分枝火绒草拼音Fēn Zhī Huǒ Rónɡ Cǎo别名火艾、火草、白蒿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ontopodium dedekensii (Bur

  • 谷皮藤

    药材名称谷皮藤拼音Gǔ Pí Ténɡ别名藤葡蟠、黄皮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谷皮藤的全株或根、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.et Zucc.采收

  • 小石仙桃

   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别名对叶草、双叶岩珠、岩珠、双叶石枣、珠兰、岩豆、山枣、小叶石橄榄、水橄榄柳仔、果上叶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“对叶草,生云南山石上。根如麦门冬,累

  • 狼紫草

    药材名称狼紫草别名野旱烟来源紫草科狼紫草Lycopsis orientalis L.,以叶入药。生境分部甘肃、陕西、宁夏、新疆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。功能主治消炎止痛。主治疮肿。用法用量叶捣烂外敷

  • 石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霜药材名称石霜拼音Shí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(Fr.)Kernst.,以叶状体入药。夏季雨后或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