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滇南千里光

滇南千里光

药材名称滇南千里光

拼音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

英文名all-grass of Ho Groundsel

别名筋藤

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藤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necio hoi Dunn [Gissampelopsis uolubilis (Bl) Miq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滇南千里光 攀援藤本,长达3m或更长。茎木质,牵绕,直径达8mm,有条纹,被茸毛,叶互生;有牵绕的长柄,长达6cm;叶片心形,长达12cm,宽达10cm,基部心形,有时稍戟形,先端争尖,有尖产砂,边缘有波状浅齿,有5条向先端弧曲的掌状脉,上面近无毛或有糙毛,下面沿脉被茸毛;上部叶渐小。头状花序,多数,排列成腋生的复伞房花序;有细长梗及条形苞叶;总苞筒状,长约7mm,直径约4mm,被茸毛;总苞片约8个,条形,先端尖,边缘膜质;花管状,约8个,花冠长约为总苞的两倍,黄色。瘦果,圆柱形,长约4mm;冠毛白色,长约8mm。花期10月至翌年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下及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;微苦;性微温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舒筋通络。主风湿痹痛;关节屈伸不利;小儿麻痹症后遗症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0g,大剂量可用至30G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地上部藤茎:味辛、微苦、性微温。有舒筋活络、祛风除湿的功能。用于风湿痹痛、肌腱挛缩,小儿麻痹后遗症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铁灯台

    药材名称铁灯台来源百合科铁灯台Paris bockiana Diels,以地下部分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。功能主治治无名肿毒。用法用量先于患处涂桐油,然后将地下部分捶烂外敷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  • 大还魂草

    药材名称大还魂草拼音Dà Hái Hún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酢浆草科植物分枝感应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iophytum esquirolii lev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割取地上部分,

  • 黄花地锦苗

   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、臭虫草。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"黄花地锦苗,江西、湖南多有之。与紫花者相类,而叶茎瘦弱,茎微赤,叶尖细

  • 铁线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线草药材名称铁线草拼音Tiě Xiàn Cǎo别名绊根草、蟋蟀草、动地虎、巴根草、草皮子来源禾本科狗牙根属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(L.) Pers

  • 白毛藤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毛藤根药材名称白毛藤根拼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。夏、秋采收。性味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

  • 胡豆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豆草药材名称胡豆草拼音Hú Dòu Cǎo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。原形态直立草本。茎四方形,紫色,高25~35厘米。叶对生;三角状卵形,

  • 鬼盖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盖药材名称鬼盖拼音Guǐ Gài别名地盖(《别录》),鬼伞、朝生(陶弘景),鬼屋(《本草拾遗》),鬼菌(《广菌谱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。

  • 麻柳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麻柳树根药材名称麻柳树根拼音Má Liǔ Shù Gēn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"味麻辣苦,性热,有毒。

  • 油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淡水鱼类》)。出处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。原形态体略长,前部圆,后部侧

  • 车桑仔叶

    药材名称车桑仔叶拼音Chē Sānɡ Zǎi Yè出处《福建中草药》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坡柳,又名:铁扫把,明子柴、明油脂、炒米柴、毛乳、白石楝、溪柳。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