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油茶油

油茶油

药材名称油茶油

拼音Yóu Chá Yóu

英文名Oleum Camelliae

别名楂油、岑、树子油

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.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。秋季采果,晒干,打出种子,经加工得油。

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。枝略被毛,树皮黄褐色,芽有疏松的鳞片,稍被毛。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,长4~10cm,宽2~4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小锯齿,上面有光泽,嫩时疏生茸毛,侧脉不明显;叶柄长约6mm,有毛。花白色,单生或并生于枝顶,无梗;花直径约4cm;萼片圆形,外被丝毛;花瓣5~7,倒卵形,长2.5~4.5cm,先端深2裂,外面稀被毛;雄蕊多数;子房密被丝状绒毛,花柱顶端3浅裂,基部有毛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约2.2cm,2~3裂,果瓣厚木质。种子1~2粒。花期9~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产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。

性状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。

化学成分脂肪油,主为油酸、硬脂酸等的甘油酯。

性味性凉,味甘。

功能主治清热化湿,杀虫解毒。用于痧气腹痛、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、疥癣、烫火伤。又为注射用茶油原料及软膏基质。

备注茶子饼含油茶皂甙、鞣质、生物碱;能收湿杀虫,有杀灭血吸血虫卵的作用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梅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杨梅树皮药材名称杨梅树皮拼音Yánɡ Méi Shù Pí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,春初,剥取树皮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杨梅

  • 廊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廊茵药材名称廊茵拼音Lánɡ Yīn别名红火老鸦酸草、蛇不钻、猫儿刺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南蛇草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江西《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蓼科植物刺蓼的全草。夏、秋采

  • 排钱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排钱草根药材名称排钱草根拼音Pái Qián Cǎo Gēn出处《泉州本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牌钱树的根。全年可采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性味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&

  • 小石松

    药材名称小石松拼音Xiǎo Shí Sōnɡ别名伸筋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松科植物矮小石松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phasiastrum veitchii(Christ)Holub.[Lycop

  • 苦苣苔

    药材名称苦苣苔拼音Kǔ Jù Tái英文名Common Conandron别名锯齿三七、一张白、岩菜、水鳖草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

  • 芒花

    药材名称芒花拼音Mánɡ Huā别名芭茅花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花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。原形态芒,宿根多年生草

  • 柏根白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柏根白皮药材名称柏根白皮拼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(《本草经集庄》),柏白皮(《别录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。性味《纲目》

  • 无距耧斗菜

    药材名称无距耧斗菜拼音Wú Jù Lóu Dòu Cài别名野前胡、千年耗子屎、黄风来源毛茛科无距耧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

  • 铁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铁粉药材名称铁粉拼音Tiě Fěn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钢铁飞炼而成的粉末;或系生铁打碎成粉,用水漂出的细粉。化学成分由钢铁飞炼而成者,主要含四氧化三铁;由生铁打碎而成者,主要含金属铁

  • 野樱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樱桃药材名称野樱桃拼音Yě Yīnɡ Táo别名缠条子出处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果实、种子。7~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。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