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江南地不容

江南地不容

药材名称江南地不容

拼音Jiānɡ Nán Dì Bù Rónɡ

英文名root of Slant Stephania

别名金线吊乌

出处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江南地不容的块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phania excentrica H.S.Lok
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江南地不容 多年生草质藤本,全株无毛。块根纺锤状,短棒状或条状。枝纤细,褐色,有直条纹。叶互生;叶柄长7-10cm,有时可达14cm,盾状着生于距叶片基部1-2cm处;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,长、宽均5-10cm,很少达13cm,先端钝,具凸尖,基部微凹或浅心形,很少近平截,全缘,偶呈不规则浅波状,掌状脉向上的3条,向下的6-7条,上面叶脉明显,下面凸起,网脉细密,干时常呈茶褐色,纸质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;雌雄异株;雄株为复伞形聚伞花序,总花序梗长2-5cm,稍肉质,顶端有小苞片,小聚伞花序有梗,5-8个伞形状簇生于假梗的未端,假伞梗纤细;雄花:萼片6,排成2轮;花瓣3,内面有2个大型垫状腺体;雄蕊柱比花瓣稍长;雌花序腋生,与雄花序近同形;雌花:萼片1,花瓣2。核果成熟时红色,内果皮近圆形,背部有4列刺状突起,每列16-18颗。花期6月。

生境分部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化学成分江南地不容根含轮环藤宁碱(cycleanine),头花千金藤碱(cepharanthine)及小檗胺(berbamine)等生物碱。

性味辛;微寒

归经脾;胃;肝经

功能主治理气止痛。主脘腹胀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各家论述《四川药物志》:有理气止痛之功。用于胃痛、腹胀、腹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楠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。原形态红楠,又名:猪脚楠、楠仔木、楠柴、白漆柴,乌樟

  • 峨眉石凤丹

    药材名称峨眉石凤丹拼音é Méi Shí Fènɡ Dān英文名Herb of Common Forkstamenflower别名一枝花、石凤丹、随身丹、小瓢儿菜出处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药材基源:

  • 刺葡萄根

    药材名称刺葡萄根拼音Cì Pú Tɑo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刺葡萄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is davidii(Roman.)Foex.[Spinovitisdavidii Rom

  • 刺梨子

    药材名称刺梨子拼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、刺槟榔果、木梨子、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.,以根及果入药。夏季采果,秋季挖根,晒干或

  • 杉蔓石松

    药材名称杉蔓石松拼音Shān Màn Shí Sōnɡ别名伸筋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松科植物单穗石松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opodium annotinum L.[L.annotinum L

  • 苏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、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。秋季采收,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,切取根头

  • 江蓠

    药材名称江蓠拼音Jiānɡ Lí别名龙须菜、海菜、线菜、海粉干、海面线、竹筒菜、蚝菜、发菜、粉菜出处江蓠又名龙须菜。1.《纲目》菜部云:“龙须菜,生东南海边石上,丛生,无枝叶,状如柳根须,长者尺余,白

  • 独叶一枝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独叶一枝花药材名称独叶一枝花拼音Dú Yè Yì Zhī Huā别名雨流星草、肾子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株。原形

  • 藤梨根

    药材名称藤梨根来源本品为弥猴桃科植物弥猴桃的根。炮制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性味酸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利尿止血。用于风湿骨痛,以及黄疸等症。用法用量五钱至一两,煎服。备注(1)常与野葡萄

  • 岩枇杷

    药材名称岩枇杷拼音Yán Pí Pá别名岩莴苣、蛛毛苣苔、回生草、红毛旋蒴、苣苔、旋蒴苣苔、消毒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a rufercens F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