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水细辛

水细辛

药材名称水细辛

拼音Shuǐ Xì Xīn

别名土癞蜘蛛香、毛细辛石南细辛、南坪细辛、苕叶细宰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单叶细辛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aurm himalaicum Hook.f.etThoms.ex klotzsch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连根采挖,洗净,阴干。

原形态单叶细辛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细长,节间长2-3cm。叶互生,疏离;叶柄长10-25cm,有毛;叶片心形或圆心形,长4-8cm,宽6.5-11cm,先端渐尖或短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散生柔毛,下面和叶缘的毛较长。花被在子房以上有短管,裂片长圆卵形,上部外折,外折部分三角形,深紫色;雄蕊与花柱等长或稍长,花丝比花药长约2倍,药隔伸出,短锥形;子房半下位,花柱先端辐射状6裂,柱头顶生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约1.2cm。花期4-6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-3100m的溪边林下阴湿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黄棕色,直径1.5-3mm,节间长2-7cm,节上有多数细长根。叶片心形或圆形,两面散生柔毛;叶柄长10-25cm,有毛。气芳香,味辛辣,略有麻舌感。

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皮层细胞6-10列,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。细根中初生木质部二原型,粗根为三原型。油细胞少。

根茎横切面:皮层外侧厚角组织2-3列。维管束4-12个。髓部油细胞较多,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。皮层偶见草酸钙小方晶。

化学成分单叶细辛全草(干品)含挥发油0.4%,挥发油中的成分有:α-水芹烯(α-phellandrene),芳樟醇氧化物(linalooloxide),芳樟醇(linalool),龙脑(borneol),萘(naphthalene),2-异丙基-5-甲基茴香醚(2-isopropyl-5-methylanisole),反式-香苇醇(trans-carveol),乙酸龙脑酯(bernyl acetate),(王古) (王巴)烯(copaene),3,5-二甲氧基甲苯(3,5-dimethoxytoluene),黄樟醚(safrole),乙酸松油醇酯(terpinyl acetate),β-古芸烯(β-gurjunene),α-衣兰油烯(α-muurolene),甲基丁香油酚(methyl eugenol),菖蒲烯(calamenene),榄香脂素(elemicin),异榄香脂素(isoelemicin)等。

性味辛;温

归经肺;心;小肠;肾;胃经

功能主治发散风寒;温肺化饮;理气止痛。主风寒头痛;齿痛;风湿痹痛;痰饮喘咳;脘腹气滞胀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-3g;或研末。

注意气虚多汗,阴虚头痛患者及孕妇禁服。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急性热症、炎症,心力衰弱,血压亢进者慎用。本品反藜芦。"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盾果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盾果草药材名称盾果草别名盾形草来源紫草科盾果草属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。4~6月采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消

  • 石龙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龙子药材名称石龙子拼音Shí Lónɡ Zǐ别名四脚蛇、草龙来源石龙子科动物铜石龙子Sphenomorphus indicus (Gray)或同属其它种石龙子

  • 柠鸡儿果

    药材名称柠鸡儿果拼音Nínɡ Jī ér Guǒ出处《内蒙古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的果实。果实将成熟时采收,阴干。原形态多分枝矮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树皮黄灰色,幼时

  • 淫羊藿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淫羊藿药材名称淫羊藿拼音Yín Yánɡ Huò英文名HERBA EPIMEDII别名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、牛角花、三叉风、羊角风、三角莲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

  • 血苋

    药材名称血苋拼音Xuè Xiàn别名红靛、一口红、汉宫秋、红叶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血苋Iresine herbstii Hook. f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鲜用或晒干。性味微

  • 金甲豆

    药材名称金甲豆拼音Jīn Jiǎ Dòu英文名Sieve Bean别名黄帝豆、五色豆。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——豆科》。本品种子如不充分烤熟,食之可引起氢氰酸中毒。又据报

  • 披叶苔

    药材名称披叶苔拼音Pī Yè Tái别名羊胡髭草、披针苔草、大披针苔来源莎草科披叶苔Carex lanceolata Boott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中至西南。

  • 木瓜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瓜根药材名称木瓜根拼音Mù Guā Gēn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根。性味《纲目》:"酸涩,温,无毒。"功能主治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&

  • 栗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《日用本草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。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。性味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温,微苦涩。"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&q

  • 棉团铁线莲

    药材名称棉团铁线莲拼音Mián Tuán Tiě Xiàn Lián英文名Sixpetal Clematis Root别名山蓼、棉花团、山辣椒秧、黑薇来源为毛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