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橘叶巴戟

橘叶巴戟

药材名称橘叶巴戟

拼音Jú Yè Bā Jǐ

别名橘叶鸡眼藤、水冬瓜、椿根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orinda citrifolia 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根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海巴戟,灌木至小乔木,除叶片下面的脉腋有束毛外,全部无毛,小枝粗壮,钝口棱柱形。叶对生;叶柄长5-12mm;托叶长5-12mm,膜质: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,长10-25cm,宽5-10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阔楔形,膜质。头状花序常与叶对生,球形,稀长椭圆形,多花;总花梗长1-2cm;萼筒长约3mm,先端截平;花冠白色,漏斗形,花冠筒长7-12mm,喉部被毛,先端5裂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5-8mm;雄蕊5,稍伸出。聚合果长卵形或球形,长2.5-4cm,熟时白色或黄色,有时最下部的小核果的宿存花萼扩大成叶状;小核卵形,扁平,边缘有翅。花、果期1-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岸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(西沙群岛)、海南。

化学成分海巴戟根含2-甲基-7-羟基-8-甲氧基蒽醌(2-methyl-7-hydroxy-8-methoxy-anthraquinone)。

药理作用海巴戟嫩叶中的乙醇提取物,体外试验表明,对人蛔虫有良好的驱肠虫作用。

性味苦;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痢疾;肺结核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虱草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虱草花药材名称虱草花拼音Shī Cǎo Huā来源菊科虱草花Pulicaria insignis Drumm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西藏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镇咳舒肝,清血热,透骨

  • 岩石羊

    药材名称岩石羊拼音Yán Shí Yánɡ别名树莲藕、半球莲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.-Mazz.采收和储

  • 伴蛇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伴蛇莲药材名称伴蛇莲拼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、鸡爪大王、马蜂七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。秋季采挖,洗

  • 黑果小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果小檗药材名称黑果小檗拼音Hēi Guǒ Xiǎo Bò别名刺黄柏、则热克(维名)。出处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、根皮及茎皮。春、秋采收。原形态落叶灌

  • 蚕砂

    药材名称蚕砂拼音Cán Shā别名蚕屎、晚蚕砂、原蚕砂、蚕粪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.的干燥粪便。搜集家蚕粪便,晒干,筛净杂质即得。性味甘、辛,温。功

  • 苦甘草

    药材名称苦甘草拼音Kǔ Gān Cǎo别名苦豆根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内蒙古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。夏、秋采挖,切片,晒干。生境分部产内蒙古。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,稍弯曲,一般切成长约

  • 浙贝母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浙贝母药材名称浙贝母拼音Zhè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别名浙贝、大贝、象贝、元宝贝、珠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

  • 安徽杜鹃

    药材名称安徽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。功能主治活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根0.5~1两,水煎,冲黄酒

  • 革耳

    药材名称革耳拼音Gé ěr别名木上森、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蘑科真菌野生革耳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nus rudis F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子实体,除去杂质,晒干。原形态子实体革

  • 糙苏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糙苏药材名称糙苏拼音Cāo Sū别名大叶糙苏、山苏子[内蒙古]、续断[宁夏]、山芝麻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.,以地上全草或根入药。夏秋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