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榆耳

榆耳

药材名称榆耳

拼音Yú ěr

别名榆檽、榆磨、射脉菌

出处1.《新修本草》云:“楮耳,人常食;槐耳,用疗痔;榆、柳、桑耳;上为五耳。”2.《纲目》曰:“榆耳,八月采之。”3.又引《淮南万毕术》云:“八月榆檽,以美酒渍曝。”所述榆耳、榆檽即指本种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革菌科真菌粘韧革菌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.Ito.et Imai

原形态子实体初时平伏或呈球形,展开后呈肾形、耳状或扇形。无柄,常叠生在一起,新鲜时胶质,干后硬而脆,径可达15(30)cm,厚3cm。边缘内卷,有时波状;菌盖表面被覆一层浓密的绒毛,厚约1mm,污白色、乳白色、杏黄色至橘红色,边缘绒毛短而稀,颜色浅,干后表面呈灰白色至浅黄色。下面(子实层面)乳白色至浅橘红色,有小疣;小疣呈放射状排列,径(1-3)mm×1mm。菌肉厚,浅橘红色,胶质。囊状体圆柱状或中部腹鼓状,(100-130)μm×(5-7-10)μm。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,光滑,无色,(2.5-3)μm×(6-6.5)μ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榆及春榆的枯死树干或伐桩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。菌盖肾形、耳状或扇形,直径可达15cm,厚约3cm,表面被覆松软而厚的绒毛层,灰白色中浅黄色,有的有环纹,边缘花瓣状,常反卷,下表面的子实层近浅赤褐色或琥珀褐色,具辐射状棱脉,其上有多数小疣。质坚硬。气微,味淡。

化学成分子实体中含干朽菌酸(merulinic acid)A、B、C,α-甜没药萜醇(α-bisabolol)。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;凉血止痢。主红白痢疾

用法用量内服:煮食或煎汤;或用此汤合面烙饼;亦可研末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桃儿七果

    药材名称桃儿七果拼音Táo ér Qī Guǒ别名墨地、八月瓜、鸡嗉台果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(Royle)Ying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

  • 刺梨子

    药材名称刺梨子拼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、刺槟榔果、木梨子、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.,以根及果入药。夏季采果,秋季挖根,晒干或

  • 远志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远志药材名称远志拼音Yuǎn Zhì英文名RADIX POLYGALAE别名小草、细草、小鸡腿、细叶远志、线茶来源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

  • 大花列当

    药材名称大花列当拼音Dà Huā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列当科植物四川列当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obanche megalantha H. Smith [O.aximia H.Sm

  • 蚌壳草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蚌壳草根药材名称蚌壳草根拼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别名咳嗽草、大铁扫把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。秋、冬采。洗净,晒干。原形态半灌木,

  • 雄黄兰

    药材名称雄黄兰拼音Xiónɡ Huánɡ Lán英文名Common Crocosmia别名搜山虎、扭子药、山慈姑、搜山黄、黄大蒜、土三七出处始载于《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

  • 吴茱萸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吴茱萸根药材名称吴茱萸根拼音Wú Zhū Yú Gēn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根或根的韧皮部。9~10月采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吴茱萸&quo

  • 三枝枪

    药材名称三枝枪拼音Sān Zhī Qiā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胃叶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ysis hemitoma(Hance)Ching[Polypodium hemito

  • 珊瑚草

    药材名称珊瑚草拼音Shān Hú Cǎo别名缠百合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。夏季采收花序,晒干。原形态竹叶吉祥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攀援状草本,长0.5~1米

  • 管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管仲药材名称管仲拼音Guǎn Zhònɡ别名番白叶(《滇南本草》),翻白地榆、槟榔仁(《滇南本草》)整理本),翻背白草、白头翁、涩疙瘩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地管子(《云南思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