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棱枝槲寄生

棱枝槲寄生

药材名称棱枝槲寄生

拼音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

别名枫木寄生、万寿木寄生、柿寄生樟木寄生、梨寄生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青刚栎寄生(《海南植物志》),桑寄生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
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枝叶

原形态寄生小灌木,高1米许。枝圆柱形,灰棕色;小枝具四棱或多棱,2~3叉状分枝,节略肿胀,节间长1~4厘米。叶退化成鳞片状。花极小,无柄,单生或轮生于节上;雄花花冠坚实,有4裂片;雌花球形,长约1毫米,基部有1杯状,先端平截的苞片;花冠裂片4,脱落;子房下位。浆果椭圆状,长3~4毫米,熟时黄色,平滑。花期8~9月。果期秋冬。

生境分部寄生于榆、桑、柳、杨等树上。分布我国南方及西藏等地。

性味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平,味苦。"

功能主治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驱风,强壮,舒筋,清热,止咳,消炎。治肺病吐血,乳疮,腹痛。"

②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强筋骨,降血压,祛风湿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酸痛,高血压,胎动,乳少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落花生油

    药材名称落花生油拼音Luò Huā Shēnɡ Yóu别名果油、花生油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。化学成分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

  • 山小橘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小橘药材名称山小橘拼音Shān Xiǎo Jú别名山柑橘、野沙柑、酒饼木[广东]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(Willd.)Lindl

  • 紫花苣苔

    药材名称紫花苣苔别名石豇豆、岩参、斜柱苣苔、石参来源苦苣苔科紫花苣苔Loxostigma griffithii (Wight) C. B. Clark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性

  • 菜板

    药材名称菜板拼音Cài Bǎn别名节节花、山泽兰、大青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rma macintyrei Dunn[E.rupestre a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米、麦、黍、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。化学成分因原料、酿造、加工、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,酒的名色极多,其成分亦差异甚大。在制法上,酒可分为蒸馏酒(

  • 野苋子

    药材名称野苋子拼音Yě Xiàn Zǐ别名苋菜子、青葙子、西风谷来源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凹头苋或反枝苋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maranthus lividus L.[A.blitum au

  • 鹰不泊

    药材名称鹰不泊拼音Yīnɡ Bù Bó别名乌鸦不企树、竻当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鸟不宿、画眉架(《岭南草药志》),刺倒树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本草求原》来源为芸香科植

  • 光叶海桐叶

    药材名称光叶海桐叶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Yè英文名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一朵云叶出处出自《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桐花

  • 蒙自虎耳草

    药材名称蒙自虎耳草拼音Ménɡ Zì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、反背红、红岩草、心叶蒙自虎耳草、大虎耳草。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蒙自虎耳草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

  • 十萼茄

    药材名称十萼茄别名猫耳草、红丝线、钮扣子、血见愁来源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(Lour.) Bitt.,以叶和全株入药。夏秋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涩,凉。功能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