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山黄皮

山黄皮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黄皮

药材名称山黄皮

拼音Shān Huánɡ Pí

别名黄皮、野黄皮

来源芸香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(Willd.)Roem.,以根、叶入药。

生境分部广西。

性味苦、微辛,温。

功能主治疏风散寒,行气止痛,除湿消肿。主治感冒发热,疟疾,胃痛,水肿,风湿性关节炎。外用治骨折,扭挫伤,湿疹。

用法用量根2~4钱,水煎服。外用鲜叶适量,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黄皮

药材名称山黄皮

拼音Shān Huánɡ Pí

别名五薯叶、小叶臭黄皮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鸡母黄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。

出处《陆川本草》

来源芸香科植物黄皮枝叶。夏、秋采收。

原形态灌木戍小乔木,高1~6米。枝、叶、花柄通常被毛,有刺激气味。单数羽状复叶;小叶通常21~27片,卵形、披针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,长2~8厘米,宽1~2.5厘米,先端急尖,有时较钝,基部钝斜或近圆形,边缘有小圆齿或不明显,两面被毛或仅脉上被毛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;苞片常成对而细小;萼片4;花瓣4,白色,倒卵形或近卵形,长2.5~3毫米,无毛;雄蕊8,不等长;子房3~4室,被直出的长毛,花柱粗短。浆果卵形至椭圆形,淡红色或朱黄色;种子1-2粒.花期3~4月。果期7~9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旷野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台湾等地。

性味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苦辛,温。"

功能主治①《陆川本草》:"接骨,散瘀,祛风湿。治跌打骨折,损伤肿痛,风湿骨痛。"
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疏风解表,行气止痛,截疟,杀虫。治上感,流感,疟疾,腹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;浸酒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酒炒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山黄皮

药材名称山黄皮

拼音Shān Huánɡ Pí

英文名Bark of Hollowed Wampee

别名五薯叶、臭黄皮叶、过山香、蕃仔香草。

出处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叶或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ausena excavata Burm.f.[C.tetramera Hayata;C.lunulata Hayata;Cmoningerae Merr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鲜用,或切段,晒干备用。

原形态黄皮灌木或小乔木,高1-6m。枝、叶柄及花柄通常被毛,有刺激气味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柄长约3mm;小叶片15-31,卵形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2-8cm,宽l-2.5cm,先端急尖,有时较钝,基部钝斜或近圆形,边缘有细小圆锯齿或不明显,两面被毛或仅在脉上被毛,纸质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;苞片常成对而细小;萼片4,长不及1mm;花瓣4,白色,倒卵形或近卵形,长2.5-3mm,宽1.5-4mm,无毛;子房上位,3-4室,每室有2列胚珠。浆果卵形至椭圆形,长15-18mm,橘红色。种子1-2颗。花期3-4月,果期7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山黄皮根中含有去甲齿叶黄皮素(nordentatin)。

性味辛;苦;温

归经肾;肺;膀胱经

功能主治疏风清热;利湿解毒;截疟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气喘;腹泻痢疾;风湿水肿;尿路感染;湿疹;疥癣;疮疖;蛇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20g;或浸酒;或研末服,3-6g。外用:适量,酒炒敷;或煎汤洗。

各家论述1.《陆川本草》:接骨,散瘀,祛风湿。治跌打骨折,损伤肿痛,风湿骨痛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疏风解表,行气止痛,截疟,杀虫。治上感,流感,疟疾,腹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蘘荷花

    药材名称蘘荷花拼音Xiānɡ Hé Huā别名山麻雀来源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蘘荷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ingiber mioga(Thunb.)Rosc.采收和储藏:花开时采收,鲜用或烘干。原形

  • 蜂蜜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蜂蜜药材名称蜂蜜拼音Fēnɡ Mì英文名MEL别名蜂糖、蜜糖来源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

  • 松木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(《千金方》),赤龙鳞(《永类钤方》),赤龙皮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

  • 凤庆鸡血藤

    药材名称凤庆鸡血藤拼音Fènɡ Qìnɡ Jī Xuè Ténɡ别名鸡血藤、须宁鸡血藤、云南鸡血藤出处《纲目拾遗》"鸡血藤胶"条引《云南志》云:"顺宁府出鸡血藤,熬膏可治血症。"《顺宁府志》云:"鸡血

  • 罐子草

    药材名称罐子草拼音Guàn Zi Cǎo别名仰天罐、高脚红缸、线鸡脚、大金钟、公石榴、倒水莲、阔叶金锦香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beckia opipara

  • 猪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猪脑药材名称猪脑拼音Zhū Nǎo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脑髓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猪肉"条。性味①《纲目》:"甘,寒,有毒。"②《四川中药

  • 梅花刺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梅花刺根药材名称梅花刺根拼音Méi Huā Cì Gēn出处《贵阳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形态详"青刺尖"条。性状

  • 中华石楠果

    药材名称中华石楠果拼音Zhōnɡ Huá Shí N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.采收和储藏:7

  • 飞燕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飞燕草药材名称飞燕草拼音Fēi Yàn Cǎo别名猫眼花、鸽子花、大花飞燕草、鸡爪莲、土黄连[吉林]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翠雀Delphinium gra ndiflor

  • 枇杷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枇杷花药材名称枇杷花拼音Pí Pá Huā别名土冬花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。化学成分含挥发油、低聚糖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&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