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山鸢尾

山鸢尾

药材名称山鸢尾

拼音Shān Yuān Wěi

来源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根茎或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 setosa Pall.ex Link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山鸢尾 多年生草本,高60-100cm。植株基部有棕褐色的老叶残留纤维。根茎粗壮,灰褐色。叶剑形或宽条形,长30-60cm,宽0.8-1.8cm,先端渐尖,基部鞘状;无明显的中脉。花茎高60-100cm,上部有1-3个细长的分枝和1-3片茎生叶;每分枝处有3苞片;花蓝紫色,直径7-8cm,花被管长约Icm,外花被裂片宽倒卵形,爪部黄色,具紫红色脉纹,无附属物,内花被裂片较外花被裂片明显短而狭,被针形;雄蕊3,花丝与花药等长,花药紫色;花柱分枝3,扁平,先端裂片近方形,有疏牙齿,子房下位,圆柱状,长约1cm。蒴果椭圆状至卵圆状,长约3cm,直径1.8-2cm,先端无橡,具6棱;种子淡褐色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2500m的湿草甸或沼泽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区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杀虫。主牙龈肿痛;疥疮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疔毒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疔毒草药材名称疔毒草拼音Dīnɡ Dú Cǎo别名亚尔母堂(藏名)出处《吉林中草药》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。春、秋采挖,洗净鲜用,或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。

  • 满江红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满江红根药材名称满江红根拼音Mǎn Jiānɡ Hónɡ Gēn出处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来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根。功能主治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润肺,止咳。治肺痨

  • 小叶薄荷

    药材名称小叶薄荷拼音Xiǎo Yè Bò He别名续则(维名)。出处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薄荷的全草。夏季采割,切段,阴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,全株

  • 象牙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象牙参药材名称象牙参拼音Xiànɡ Yá Cān别名土中闻、鸡脚参、鸡脚玉兰来源姜科象牙参Roscoea intermedia Gagnep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

  • 斑叶紫金牛

    药材名称斑叶紫金牛拼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别名血党、小罗伞、斑叶朱砂根、百两金、沿海紫金牛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斑叶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

  • 一把伞

    药材名称一把伞拼音Yì Bǎ Sǎn别名岩谷伞、茴心草、茴新草、小青药、阿收鸡、太阳针、回心草出处本品以一把伞之名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“一把伞生大理府石上,似峨眉万年松而叶圆。”考其附图,其原

  • 独一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独一味药材名称独一味拼音Dú Yí Wèi来源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(Benth.) Kudo,以根及根状茎入药。9

  • 细柄薯蓣

    药材名称细柄薯蓣拼音Xì Bǐnɡ Shǔ Yù别名小黄连、野生来源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细柄薯蓣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tenuipes Franch.et Sav.采收和储

  • 茄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茄蒂药材名称茄蒂拼音Qié Dì出处《履巉岩本草》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。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,痈疽肿毒,口疮,牙痛。①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"治口疮。&quo

  • 秦艽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秦艽药材名称秦艽拼音Qín Jiāo英文名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别名麻花艽、小秦艽、大艽、西大艽、左扭、左拧、西秦艽、左秦艽、萝卜艽、辫子艽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