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小泡通树

小泡通树

药材名称小泡通树

拼音Xiǎo Pào Tōnɡ Shù

别名星毛鸭脚木、七加皮、鸭麻木、小星鸭脚木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星毛鹅掌柴的茎、根或根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efflera minutistellata Merr.ex Li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,高2-6m。当年生的小枝粗壮,密被黄棕色星状绒毛,后即脱落;髓白色,薄片状。掌状复叶,小叶7-15;叶柄圆柱形,无毛,长12-45cm,最长达65cm,小叶柄极不等长,中央的长3-7cm,两侧的长1-1.5cm,无毛;叶片纸质至薄革质,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稀长圆状椭圆形,长10-16cm,宽4-6cm;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钝至圆形,稍歪斜;边缘全缘,稍反卷,有时近先端有细齿,上面无毛,下面密被灰色细星状绒毛;侧脉6-10对,上面平坦,下面微隆起,网脉上面不明显至略明显,下面不明显。花序为伞形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,长20-40cm,密被黄棕色星状绒毛,侧枝成总状花序排列;总花梗长2.5-3cm;花柱长5-6mm,与总花梗皆被黄灰色星状绒毛;萼倒圆锥形,长1.5-2mm,密被星状绒毛,有5齿;花瓣5,三角形至三角状卵形,长2-3mm,无毛,花绿白色;雄蕊5,花丝长3-4mm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合生成柱状,长1mm,花盘扁平。果球形,有5棱,直径约4mm;宿存花柱长2mm,柱头头状。花期9月,果期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-2700m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:枝条和叶多切成段片。幼枝密被黄棕色星状毛,老枝平滑无毛。茎质硬脆,叶片纸质至薄革质。

性味味辛;苦;性温

功能主治发散风寒;活血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风湿痹痛;脘腹胀痛;跌打肿痛;骨折;劳伤疼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松球果

    药材名称水松球果拼音Shuǐ Sōnɡ Qiú Guǒ别名水松果来源药材基源:为杉科植物水松的球果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ptostrobus pensilis (Staunt.) Koch[Th

  • 西藏花木通

    药材名称西藏花木通来源毛茛科西藏花木通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.,以茎藤入药。生境分部西藏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利尿。主治水肿,膀胱炎,尿

  • 芜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芜荑药材名称芜荑拼音Wú Yí别名臭芜荑、黄榆、毛榆、山榆来源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。性状药材呈扁平

  • 金丝矮陀陀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丝矮陀陀药材名称金丝矮陀陀别名千年矮、三角咪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粉蕊黄杨Pachysandra axillaris Fr anch.,以全株入药。夏秋采,洗净切碎,晒干或鲜用

  • 遍地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遍地金药材名称遍地金拼音Biàn Dì Jīn别名小疳药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蚂蚁草来源金丝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

  • 紫藤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藤子药材名称紫藤子拼音Zǐ Ténɡ Zǐ别名紫藤豆、藤花子、紫金藤子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土木鳖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种子。原形态植物

  • 小伸筋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伸筋草药材名称小伸筋草拼音Xiǎo Shēn Jīn Cǎo别名英雄草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短冠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。晒干。原形态直立草本,高30~5

  • 白果槲寄生

    药材名称白果槲寄生拼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欧寄生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槲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scum album L.var.meridianum

  • 胡枝子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、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.,以根入药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性味辛、

  • 高山望

    药材名称高山望拼音Gāo Shān Wànɡ别名小冬桃、老来红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杜英科植物华杜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ocarpus chinensis(Gardn.et Champ.)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