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女菀

女菀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女菀

药材名称女菀

拼音Nǚ Wǎn

别名白菀、织女菀(《吴普本草》),女宛(《本草经集注》)。女肠(《广雅》),羊须草(《雷公炮炙论》),茆(《别录》)。

出处《本经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全草。夏季采收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。茎直立,下半部光滑,上半都有细柔毛。叶互生,基部叶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~12厘米,宽5~12毫米,先端渐锐,基部窄狭,有短柄,边缘粗糙,疏生细锯齿,花后雕落;茎上叶无柄,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上面光滑,绿色,下面有细软毛,边缘粗糙。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,小形,直径5~8毫米;总苞筒状,长约4毫米,苞片披针形,有细毛,数列;周围舌状花白色,舌长约2.5毫米,筒长约2毫米;中心管状花黄色,长约3.5毫米,花药基部钝而全缘;柱头2裂,裂片长圆形,先端钝。瘦果长圆形,长约1毫米,稍扁,全体有毛;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。花期秋季。

生境分部生长于湿润处。分布东北及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槲皮素。根含挥发油。

性味①《本经》:"味辛,温。"
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温肺化痰,和中,利尿。治咳嗽气喘,肠鸣腹泻,痢疾,小便短涩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风寒洗洗,霍乱泄痢,肠鸣上下无常处,惊痫,寒热百疾。"

②《别录》:"疗肺伤咳逆,出汗,久寒在膀胱,支满,饮酒夜食发病。"

③《湖南药物志》:"温肺下气,止咳化痰,利尿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注意本草经集注》:"畏卤咸。"

复方①治咳嗽气喘:女菀五钱,金线吊白米三钱,路边荆五钱。水煎服。

②治肠鸣腹泻:女菀五钱,陈皮二钱,菖蒲二钱。水煎服。

③治小便短涩:女菀五钱,车前草五钱。水煎服。(选方出《湖南药物志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女菀

药材名称女菀

拼音Nǚ Wǎn

英文名Herb of Common Turczaninowia

别名白菀、织女菀、女宛、女肠、羊须草、茆

出处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《纲目》:白菀即紫菀之色白者也。雷斅言紫菀白如练色者,名羊须草,恐即此物也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女菀的根或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rczaninowia fastigiata (Fisch.)DC. [Aster fastigiatrs Fisch.]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全草。秋季采根,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女菀 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下半部光滑,上半部有细柔毛。叶互生;基部叶线状披针形,长5-12cm,宽5-12mm,基部渐狭成短移山倒柄,先端渐尖,边缘粗糙,疏生细锯齿,花后凋落;茎上部叶无柄,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上面光滑,绿色,下面有细软毛,边缘粗糙,稍反卷。头状花序多数,密集成复伞房状;总苞片3-4层,草质,边缘膜质,先端钝;外围有1层雌花,雌花舌状,舌片白以,椭圆形;中央多数两性花,花冠筒状,黄色,长约3.5mm,花药基部钝而全缘;柱头2裂,裂片长圆形,先端钝。瘦果,长圆形,长约1mm,稍扁,全体有毛,边缘有细肋;冠毛1层,灰白色或稍红色,有多数糙毛。花期秋季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、山坡湿润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槲皮素(quercetin),根含挥发油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功能主治温肺化痰;健脾利湿。主咳嗽气喘;泻痢;小便短涩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注意卤碱

各家论述1.《本经》:主霍乱泄痢,肠鸣上下无常处,惊痫,寒热百疾。2.《别录》:疗肺伤咳逆,出汗,久寒在膀胱,支满,饮酒夜食发病。3.《湖南药物志》:温肺下气,止咳化痰,利尿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乌贼(海螵蛸)

    药材名称金乌贼(海螵蛸)拼音Jīn Wū Zéi英文名OS SEPIAE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

  • 益智

    药材名称益智拼音Yì Zhì英文名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别名益智仁、益智子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. 的干燥

  • 合掌消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合掌消药材名称合掌消拼音Hé Zhǎnɡ Xiāo别名土胆草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,合掌草、神仙对坐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硬皮草、合同硝(《江西草药》)。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
  • 红毛悬钩子

    药材名称红毛悬钩子拼音Hónɡ Máo Xuán Gōu Zi别名老熊泡、老虎泡来源蔷薇科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 Levl. et Vant.,以根入

  • 银扁担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银扁担药材名称银扁担拼音Yín Biǎn Dɑn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秦岭耧斗菜的根。夏季采挖,去须根,洗净,阴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纺锤形,深褐色,具多数须根

  • 白鲜皮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白鲜皮药材名称白鲜皮拼音Bái Xiān Pí英文名CORTEX DICTAMNI别名白藓皮、八股牛、山牡丹、羊鲜草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

  • 生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生漆药材名称生漆拼音Shēnɡ Qī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。4~5月采收。砍破树皮,承取溢出的脂液,贮存备用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干漆"条。化学成分树

  • 花木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。8~10月采收,刮去外皮,切片,晒干。原形态木质藤本。叶对生;2回3

  • 芒叶小米草

    药材名称芒叶小米草拼音Mánɡ Yè Xiáo Mǐ Cǎo来源玄参科小米草属植物小米草Euphrasia tatarica Fisch,的全草。7~8月采收,切段晒干。

  • 芦竹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芦竹沥药材名称芦竹沥拼音Lú Zhú Lì出处《重庆草药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"味苦,性寒,无毒。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