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叶矶松

大叶矶松

药材名称大叶矶松

拼音Dà Yè Jī Sōnɡ

别名补血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花丹科植物大叶补血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monium gmelinii(Willd.)O.Kuntae[Statice gmelini Willd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大叶补血草,多年生草本,高20-70cm。除花萼外各部全无毛。根粗壮,少分枝。叶期生,莲座状;叶片长圆状倒卵形、长椭圆形至卵形,长5-30cm,宽3-8cm,淡绿色或灰绿色,先端通常钝或圆,基部渐窄成宽的叶柄;茎生叶退化成鳞片状,棕褐色,边缘成白色膜质。花序呈大型伞房状或圆锥状,花轴上部多次分枝;花集合成短而密的小穗,集生于花轴分枝顶,小穗通常2-3花;外苞长1-1.5mm,宽卵形,第1内苞长2-2.5mm;萼筒漏斗形,5房上位,花柱5,柱头丝状。蒴果,倒卵形,黄褐色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盐渍化的荒地上、盐土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北部。

化学成分根含各种黄酮体杨梅树皮甙(myricetrin),芸香甙(rutin0,杨梅树皮素鼠李葡萄糖甙(myricetin rhamnoglucoside),杨梅树皮素(myricetin),异鼠李素(isorhamnetin),槲皮素(quercetin),杨梅树皮素甲醚(myricetin monomethyl ether),四羟基黄酮(tetrahydroxyflavone)。另含花白素缩合鞣质,其成分中有花色素(cyanidol)、花色素李糖甙(cyanidol rhamnoside),飞燕草素(delphinidol0和伪花色素鼠李糖甙(pseudocyanidol rhamnoside)。

性味味甘;性平

功能主治散瘀止血。主瘀血崩漏;宫颈癌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蓝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蓝实药材名称蓝实拼音Lán Shí别名蓝子(《本草经集注》)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蓼科植物蓼蓝的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蓼蓝(《唐本草》),又名:蓝(《本

  • 苦瓜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,夏、秋采收。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。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,后者有二种异构体,β-

  • 杠木

    药材名称杠木拼音Gànɡ Mù出处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的果实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辽东栎,又名:柴树、青冈柳、小叶青冈。落叶乔木,高5~10厘米。树皮暗褐色;幼枝无

  • 鸡脚参

    药材名称鸡脚参拼音Jī Jiǎo Shēn别名化积药、山萝卜、地葫芦、直管花来源唇形科鸡脚参属植物鸡脚参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(Diels)Hand.-Mazz.,以根入药

  • 白常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常山药材名称白常山拼音Bái Chánɡ Shān出处李承祜《药用植物学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。8~10月采挖,晒干。原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:

  • 三方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三方草药材名称三方草别名白郎苔、亚大苔草来源莎草科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、贵州、河南、西北。性味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理气

  • 桧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桧叶药材名称桧叶拼音Guì Yè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。原形态圆柏(《尔雅翼》),又名:栝(《禹贡》),桧(《诗经》),刺柏(《本草汇言》),红

  • 团花龙船花

    药材名称团花龙船花拼音Tuán Huā Lónɡ Chuán Huā英文名Headed ixora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团花龙船花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楠木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楠木皮药材名称楠木皮拼音Nán Mù Pí出处《海药本草》来源为樟科植物楠木的树皮。性味《海药本草》:"味苦,温,无毒。"功能主治《海

  • 琴唇万带兰

    药材名称琴唇万带兰拼音Qín Chún Wàn Dài Lán别名松兰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琴唇万带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anda concolor Bl.ex Lindl.采收和储藏: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