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叶树萝卜

大叶树萝卜

药材名称大叶树萝卜

拼音Dà Yè Shù Luó Bo

别名石萝卜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红梗越橘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accinium ardisioides Hook.f.ex C.B.Clarke
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常绿灌木,高1-2m。根膨大似萝卜,长50-60cm,粗8-10cm。幼枝光滑,无明显的皮孔。叶6-7片,假轮生;叶柄近无;叶片坚纸质,椭圆形、长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8-12cm,宽2.7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变狭,略呈心形,全缘;侧脉纤细,多数,与中脉、网脉在两面略微突起。总状花序腋生,1-3枚,有花多数,花小,偏向一侧;苞片和小苞片早落;花梗棒状,上部增粗,与萼筒间有明显的关节;萼筒短柱状,5裂,裂片1/2以下连合,裂齿三角形;花冠淡红色或橘红色,筒状,长7.5-8mm,先端5裂,裂齿短小;雄蕊比花冠短,花丝无毛或被微毛,药室背面有2个短小的距。浆果球形,鲜红色。花期3月,果期5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2150m的路旁或密林中湿润处,有时附生林中树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
性味微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;利尿;散瘀。主肺热咳嗽;肝炎;水肿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方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三方草药材名称三方草别名白郎苔、亚大苔草来源莎草科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、贵州、河南、西北。性味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理气

  • 金挖耳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挖耳根药材名称金挖耳根拼音Jīn Wā ěr Gēn别名野烟头(《重庆草药》)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。秋季采收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"微苦辛,性平

  • 滇崖爬藤

    药材名称滇崖爬藤拼音Diān Yá Pá Ténɡ别名爬树龙、三爪龙、三角枫,马龙头叶、飞蜈蚣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一般鲜用。原形态

  • 水团花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团花根药材名称水团花根拼音Shuǐ Tuán Huā Gēn出处《泉州本草》来源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,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水团花"条。化学成分含

  • 五加皮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、刺五加、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

  • 露兜竻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露兜竻花药材名称露兜竻花拼音Lù Dōu Lè Huā别名路头花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。夏季采收,晒干。化学成分花含

  • 地乌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地乌药材名称地乌拼音Dì Wū别名林阴银莲花、黑地雷、地雷、金串珠来源毛茛科地乌Anemone flaccida Fr. Schmidt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各地

  • 毛果算盘子

    药材名称毛果算盘子拼音Máo Guǒ Suàn Pán Zi别名漆大姑、漆大伯、毛漆、生毛漆、痒树根、毛七公来源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 eri

  • 密马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美花兔尾草,又名:蜈蚣草。半灌木,高30~60厘米。茎粗,稍有分枝,被毛。单数

  • 七鳃鳗

    药材名称七鳃鳗拼音Qī Sāi Mán英文名lamprey别名七星子鱼、八目鳗、七星鱼、七星鳗出处始载于《吉林中草药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mpetr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