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多蒴曲尾藓

多蒴曲尾藓

药材名称多蒴曲尾藓

拼音Duō Shuò Qǔ Wěi Xiǎn

别名大曲尾藓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ranum majus Turn.[D.scoparium Hedw.var.majus(Tum.)Wahlenb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植物体较大,黄绿色。茎高4-10cm,稀分枝,下部具假根。叶密生,长披针形,叶尖细长镰刀状弯曲,叶缘上部具细齿,中肋细,长达叶尖,背部具刺突。叶片下部细胞长形或长圆形,厚壁,中上部细胞长菱形或长圆形,角细胞分化明显,长方形,由1-3层细胞组成。雌雄异株。蒴柄长2-5cm,常多数聚生;孢蒴长卵形,弓形弯曲,平列或倾斜;蒴齿单层;蒴盖圆锥形,具长喙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湿地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陕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1.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生的团块状,黄绿色。湿润分离后茎长4-10cm,细柔,少分枝,基部密生线状黄棕色假根,叶密生向一侧弯曲,狭披针形,基部较宽,下延向内卷呈耳状,上部渐狭,全缘,上部具锐锯齿,中肋明显,直达叶尖,背面具齿。有的可见多数丛生的细长蒴柄,顶端斜生卵状圆柱形孢蒴,蒴盖圆锥形,具长喙。气微,味淡。

2.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叶细胞长方形,上部为2层细胞,基部具多层细胞,无色透明,稀呈黄棕色。

化学成分多蒴曲尾藓植物体含15种氨基酸,其中主要为精氨酸(arginine),丝氨酸(serine),丙氨酸(alanine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天冬氨酸(asparatic acid)。

功能主治清肺止咳。主肺热咳嗽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胡索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延胡索药材名称延胡索拼音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 CORYDALIS别名玄胡素、元胡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

  • 牛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胆药材名称牛胆拼音Niú Dǎn出处《本经》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,从宰牛场收集,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,将胆汁倾入容器内,密封贮藏。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。

  • 光叶石楠

    药材名称光叶石楠拼音Guānɡ Yè Shí Nán别名千年红、石眼树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otinia glabra (Thunb.)Maxim.采收和储藏

  • 水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蓼药材名称水蓼拼音Shuǐ Liǎo别名蔷、虞蓼(《尔雅》),泽蓼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辣蓼草(《本草求原》),柳蓼、川蓼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水红花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药蓼子草

  • 铜骨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铜骨七药材名称铜骨七拼音Tónɡ Gǔ Qī别名海螺七、疔药、铜灯台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 Franch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秋采集

  • 土阿魏

    药材名称土阿魏拼音Tǔ ā Wèi出处汪连仕《采药书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根皮捣取的液汁凝结而成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臭梧桐"条。功能主治宽筋活血,化痞消症。摘录《中药

  • 花木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。8~10月采收,刮去外皮,切片,晒干。原形态木质藤本。叶对生;2回3

  • 普洱茶膏

    药材名称普洱茶膏拼音Pǔ ěr Chá Gāo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(L.)O.Kuntze var.assamica(Mast.)Kitamura [Th

  • 孩儿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孩儿草药材名称孩儿草拼音Hái ér Cǎo别名蓝色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明萼草(《种子植物名称》),甴曱草、黄蜂草(《广东中药》Ⅱ),积药草、土夏枯草(广州空军《

  • 鬼臼

    药材名称鬼臼拼音Guǐ Jiù别名爵犀、马目毒公、九臼(《本经》),天臼、马目公、解毒(《吴普本草》),术律草(《丹房鉴源》),羞天花、羞寒花(《益部方物略记》),害母草(《本草图经》),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