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地血香果

地血香果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血香果

药材名称地血香果

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

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果实。夏、秋采收。

功能主治强心补肾,止咳祛痰。治肾虚腰痛,气管、支气管炎,神经衰弱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地血香果

药材名称地血香果

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

出处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adsura heteroclita(Roxb.)Craib[Uvaria heteroclita Roxb.]

采收和储藏:夏秋采收,除去果柄,晒干。

原形态木质大藤本,长6-10m。老茎有松而厚的栓皮层块状纵裂,内皮红色,清香。叶互生,纸质;叶柄长0.5-2.5cm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6-15cm,宽3-7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上部边缘有疏齿或全缘,侧脉7-11对,网脉明显。花单性,生叶腋,雌雄异株,花被淡黄色,11-15片,排成4-5轮,外轮和内轮较小,中轮较大,椭圆形至倒卵形,长8-16mm,宽5-12mm;雄蕊群球形,先端无附属物,雄蕊50-65,稀35;雌蕊群球形,心皮30-55,柱头盾状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2.5-scm,小浆果倒卵形,长1-2.2cm。种子2-3,稀4-5,长圆形或肾形,长5-6mm。花期5-8月,果期8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2000m的山坡林缘或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辛;性微温

功能主治益肾宁心;祛痰止咳。主肾虚腰痛;神经衰弱;支气管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穗石柯

   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拼音Duō Suì Shí Kē别名甜茶来源壳斗科石柯属植物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(Wall.) Rehd.,以根、叶及果实入药

  • 褐粘褶菌

    药材名称褐粘褶菌拼音Hè Zhān Zhě Jūn来源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褐粘褶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oeophyllum subferrugineum(Bark.)Bond.et

  • 红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、红岩芋出处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。秋、冬采集。切片晒干。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,高30

  • 蛇根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蛇根木药材名称蛇根木别名印度萝芙木、印度蛇根木来源夹竹桃科蛇根木Rauvolfia serpentina (L.) Benth. et Hook. f.,以根、茎皮、叶入药。生境分

  • 莎草蕨

    药材名称莎草蕨拼音Suō Cǎo Jué英文名all-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分类学报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万丈深茎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万丈深茎叶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万丈深的茎叶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

  • 韭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韭子药材名称韭子拼音Jiǔ Zǐ别名韭菜子(《滇南本草》),韭菜仁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种子。秋季果熟时采收,将果实摘下,晒干,搓出种子,簸净果皮及

  • 止泻木

    药材名称止泻木拼音Zhǐ Xiè Mù来源夹竹桃科止泻木Holarrbena antidysenterica Wall. ex A. DC.,以树皮、种子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西、

  • 三朵云

    药材名称三朵云别名铁筷子、通大海来源大戟科三朵云Euphorbia erythraea Hemsl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。功能主治活血,通便。主治便秘,跌打损伤。外用治疮毒。用法用量捣烂敷患处。摘

  • 水团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水黄凿(《陆川本草》),青龙珠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穿鱼柳、假杨梅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