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土黄芩

土黄芩

药材名称土黄芩

拼音Tǔ Huánɡ Qín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偏花黄芩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偏花黄芩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或上升,有时具匍匐根茎,连花序高8-30cm,粗1.2-2.5mm,圆棱形,被白色具节长柔毛,基部多少木质化。叶通常仅有3-4对,初时如莲座状排列,以后由于节间伸长呈交互对生,中部叶最大;叶柄长1-5cm,中部者最长,扁平,密被白色具节长柔毛;叶片坚纸质,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,长4.5-5.5cm,宽3.8-4.5cm,下部叶及近花序叶变小,行端圆形或钝,基部心形或圆形,边缘具浅波状圆齿,上面绿色,下面较淡,具橙色腺点,两面均被白色具节糙伏毛,尤以下面沿脉上为甚,侧脉约4对,上面不显着,下面突出,在叶缘内方网结。花对生,于茎顶上排列成背腹面的总状花序,长7-15cm,花葶状,花序轴被具节长柔毛,花序柄长1-4.5cm;花梗长约2mm,有具节长柔毛;苞片小,卵圆形,向花序顶端渐窄,长约2.5mm,密被短柔毛;花冠淡紫至虐蓝色,长1.8-2.5cm,基部成曲膝状,向上渐宽,喉部宽达6mm,外面疏微柔毛,内面仅下唇及冠筒中部后方被微柔毛,余部无毛,冠檐二唇形,上唇盔状,先端微凹,下唇中裂片半圆形,两侧裂片卵圆形;雄蕊4,二强;花丝细长,扁平,中部以下被纤毛;花盘肥大厚,倾斜,前方隆起斜上;子房柄较长可不甚明显,花柱细长,无毛,子房光滑。花期3-5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、灌丛中或旷野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贵州。

性味味苦;性寒

归经肺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肺止咳;燥湿止痢。主肺热咳嗽;咯血湿热;泄泻痢疾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鸭嘴癀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鸭嘴癀药材名称鸭嘴癀拼音Yā Zuǐ Huánɡ别名小接骨、双须蜈蚣、四方草[厦门]、鸡舌癀、定经草、田边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

  • 黑面叶根

    药材名称黑面叶根拼音Hēi Miàn Yè Gēn出处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根。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生境分部产广西、广东等地。性状干燥根呈圆柱状

  • 大薸

   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、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.,以叶入药。夏秋采收,晒干。性味辛,凉。功能主治祛风发汗,利尿解毒。用于感冒,水肿,小便不利,风湿痛,皮

  • 蛤仔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蛤仔药材名称蛤仔拼音Há Zǎi别名蚬子来源瓣鳃纲帘蛤科蛤仔Venerupis (Amygdala) philippinarum (Adamset Reeve),以贝壳、

  • 山佩兰

    药材名称山佩兰拼音Shān Pèi Lán别名白头婆、佩兰、南佩兰、秤杆草、搬倒甑、野升麻、麻秤杆、秤杆升麻、红升麻、土升麻、泽兰、血升麻、细黑升麻、佩兰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隰草类载有"白头婆",云:

  • 黄花地丁

   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拼音Huánɡ Huā Dì Dīnɡ别名野豌豆、马口铃、猴丝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小响铃、狗响铃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的

  • 红茴香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茴香根药材名称红茴香根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Gēn别名老根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八角脚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木

  • 韶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韶子药材名称韶子拼音Sháo Zǐ别名山韶子(《桂海虞衡志》),毛荔枝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毛召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韶子的果实。夏季采收。原形

  • 鸡脚参

    药材名称鸡脚参拼音Jī Jiǎo Shēn别名化积药、山萝卜、地葫芦、直管花来源唇形科鸡脚参属植物鸡脚参Orthosiphon wulfenioides (Diels)Hand.-Mazz.,以根入药

  • 木莲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。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木莲(《白香山集》),又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