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吴萸叶五加

吴萸叶五加

药材名称吴萸叶五加

拼音Wú Yú Yè Wǔ Jiā

别名三加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吴茱萸五加的根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euosiaefolius Franch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挖根,除去须根和泥沙,用木槌敲根,使木心与皮部分离,抽去木心,晒干。

原形态灌木或乔木,高2-12m。枝暗色,无刺;新枝红棕以,无毛,无刺。叶有3小叶,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-10cm,密生淡棕以短柔毛,不久即脱落;小叶片长6-12cm,密3-6cm,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,两侧小叶片基部歪斜,较小,下面脉腋有簇毛,边缘全缘或有锯齿,齿有或长或短的刺尖;小叶无柄或有短柄。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,有多数或少数花;总花梗长2-8cm,无毛;花梗花后延长,无毛;萼无毛,边缘全缘;花瓣5,花时反曲;雄蕊5;子房2-4室;花柱2-4,基部合生,反曲。果实球形或略长,径5-7mm,黑色,有2-4浅棱,花柱宿存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300m的森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;微苦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利湿;活血舒筋;理气化痰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痛;水肿;跌打损伤;劳伤咳嗽;哮喘;吐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杨树根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杨树根皮药材名称白杨树根皮拼音Bái Yánɡ Shù Gēn Pí别名白杨皮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根皮

  • 跌破勒

    药材名称跌破勒拼音Diē Pò Lè英文名Seed of Longleaf Xylosma别名小角刺、铁梨木、凿子树出处出自《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、刺及种子

  • 麻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麻叶药材名称麻叶拼音Má Yè别名火麻头(《疮科心要》)。出处《药性论》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。化学成分大麻叶含Δ2-四氢大麻酚酸、大麻二酚酸、大麻色酸等。另据报道

  • 饿蚂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饿蚂蝗药材名称饿蚂蝗拼音è Mǎ Huánɡ别名山豆根[贵州]、粘身草、胃痛草、红掌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饿蚂蝗Desmodium sambuense (D.

  • 芒花

    药材名称芒花拼音Mánɡ Huā别名芭茅花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花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。原形态芒,宿根多年生草

  • 鼠曲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鼠曲草药材名称鼠曲草拼音Shǔ Qǔ Cǎo别名黄花曲草、清明菜、田艾、佛耳草、土菌陈[广东]、酒曲绒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. Don,的

  • 水棘针

    药材名称水棘针拼音Shuǐ Jí Zhēn别名山油子、土荆芥、细叶山紫苏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水棘针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ethystea caerulea 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切

  • 红毛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毛草药材名称红毛草拼音Hónɡ Máo Cǎo别名竹叶草、百日晒、肉草、七日一枝花、鸭舌头、小号鸡舌癀、细竹壳菜、血见愁[广西]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

  • 马鞭石斛

    药材名称马鞭石斛拼音Mǎ Biān 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ilii Fimbriati别名大黄草、马鞭杆、旱马棒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

  • 罗裙带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罗裙带药材名称罗裙带拼音Luó Qún Dài别名万年青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秦琼剑、牛黄伞、千层喜、文兰树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扁担叶(《分类草药性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