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兔耳子草

兔耳子草

药材名称兔耳子草

拼音Tù ěr Zǐ Cǎo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长叶火绒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ontopodium longifolium Ling [L. alpinum auct. Non Cass.; L. linearifolium Hand.-Mazz.]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晾干。

原形态长叶火绒草多年生草本,高达45cm。根状茎短,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,或分枝长,有叶鞘和多数近丛生的花茎,或分枝细长(达30cm)成匍枝状,有散生的莲座状叶丛。花茎不分枝,被白色或银白色疏柔毛或密茸毛,全部有密或疏生的叶。基部叶或莲座状叶狭长匙形,近基部扩大成紫红色无毛的长鞘部;中部叶条形、宽条形或舌状条形,长2-13cm,宽1.5-9mm,两面被白色或银白色疏柔毛工密茸毛,上面不久脱毛。苞叶多数,较茎上部叶短,卵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上面或两面被白色长柔毛状茸毛,开展成直径2-6cm的苞叶群或直径9cm的复苞叶群。头状花序,径6-9mm,3-30个必集;总苞长约5mm,被长柔毛;总苞片约3层,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无毛,有时啮蚀状,露出毛茸之上;小花雌雄异株,少有异形花;花冠长约4mm;雄花花冠管状漏斗状,有三角形深裂片;雌花花冠丝状管状,有披针形裂片;冠毛白色,较花冠稍长,基部有细锯齿;雄花冠毛向上端渐粗厚,有齿;雌花冠毛较细,上部全缘。瘦果有乳突或有短粗毛。花期7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4800m的高山和亚高山的湿润草地、洼地、灌丛或岩石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味辛;性凉

功能主治疏风清热;止咳化痰。主外感发热;肺热咳嗽;翅气管炎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参娃儿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人参娃儿藤药材名称人参娃儿藤别名土人参、土牛七来源萝藦科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功能主治止痛。主治腹痛。摘

  • 猪獠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猪獠参药材名称猪獠参拼音Zhū Liáo Shēn别名鸭肾参、土洋参、小长距兰、蛇蓼子来源兰科舌唇兰属植物小舌唇兰Platanthera minor (Miq.)Reic

  • 涩梨

    药材名称涩梨拼音Sè Lí别名山楂、山楂果、台湾苹果、山仙查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us doumeri(Bois)Chev.[Pirus doumeri

  • 阴阳枫

    药材名称阴阳枫拼音Yīn Yánɡ Fēnɡ别名鸡爪枫、枫荷桂、鸭公头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锈毛掌叶树的根或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araliopsis ferruginea (Li)Hoo

  • 痢止草

    药材名称痢止草拼音Lì Zhǐ Cǎo别名痢止蒿、痢疾草、止痢蒿、白龙须、无名草、散血草来源唇形科接骨草属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,以全草或根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

  • 白粱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粱米药材名称白粱米拼音Bái Liánɡ Mǐ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植物白粱的种仁。原形态粱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。植物形态详"粟米"条。性味《别录

  • 石荠苎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(《纲目拾遗》),小鱼仙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香茹草,野荆芥、痱子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土荆芥、野

  • 无花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、奶浆果、树地瓜、映日果、明目果、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.的果实,其根及叶也入药。

  • 穿心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穿心草药材名称穿心草拼音Chuān Xīn Cǎo别名串钱草、穿钱草、顶心风来源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(Levl. et Vant.)

  • 木半夏叶

    药材名称木半夏叶拼音Mù Bàn Xià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multiflor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