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叶海棠

三叶海棠

药材名称三叶海棠

拼音Sān Yè Hǎi Tánɡ

英文名Siebold Crabapple

别名山茶果、野黄子、山楂子。

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海棠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us sieboldii(Regal)Rehd.[Pyrus sieboldii Rege]

采收和储藏:8-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三叶海棠 灌木,高约2-6m。小枝稍有棱角,暗紫色或紫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.5cm,有短柔毛;托叶狭披针形,全缘;叶片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卵形,长3-7.5cm,宽2-4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尖锐锯齿,常3,稀5浅裂,下面沿中肋及侧脉有短柔毛。花两性;花4-8朵,集生于小枝顶端,花梗长2-2.5cm,有柔毛或近于无毛;苞片线状披针形,早落;萼片5,三角状卵形;花瓣红色,长椭圆状倒卵形,直径2-3cm,基部有短爪;雄蕊20,花丝长短不等,约等于花瓣之半;花柱3-5,基部有长柔毛。梨果近球形,直径6-8mm,红色或褐色,萼裂片脱落;果梗长2-3cm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-2000m的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性状本品近球形,直径6-8mm,红色或褐黄色,萼片脱落;果梗长5-3cm。气微,味酸微甜。

化学成分叶含3-羟基根皮酚、 4'-葡萄糖甙、花色素甙。

性味酸;温

归经脾;胃经

功能主治消食健胃。主饮食积滞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2g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果:代山楂用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鲎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鲎壳药材名称鲎壳拼音Hòu Ké别名鲎鱼壳(《圣惠方》),鲎甲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壳。功能主治治咳嗽,跌打损伤,创伤出血,烫伤。

  • 山棯子

    药材名称山棯子拼音Shān Shěn Zǐ别名豆棯干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。秋季采取成熟的果实,晒干。原形态桃金娘(《花镜》),又名:金丝桃(《花镜》)

  • 小石蝴蝶

   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trocosmea minor Hems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• 大发汗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发汗药材名称大发汗拼音Dà Fā Hàn别名白花藤、大毛豆、断肠叶来源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滇桂崖豆藤Millettia bonatiana Pamp.,以根和藤入药。夏、秋采挖,洗

  • 苦瓠叶

    药材名称苦瓠叶拼音Kǔ Hù Yè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。功能主治《滇南本草》:"晒干捣碎为末,盛于磁器内,随身边,或走路口渴,用末一钱入水饮,不中水

  • 柿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柿霜药材名称柿霜拼音Shì Shuānɡ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. f.,柿饼的白霜。性味甘,凉。功能主治生津利咽,润肺止咳。用于口疮,咽喉

  • 银叶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银叶柳药材名称银叶柳来源杨柳科银叶柳Salix chienii Cheng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安徽、浙江、湖南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祛风止痒。主治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皮肤瘙痒症。用法

  • 山羊参

    药材名称山羊参别名土生地[云南丽江]、鸡肉参来源紫葳科山羊参Incarvillea grandiflora Bur. et Franch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甘、苦,凉。功能主治生用凉血生津

  • 茉莉花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茉莉花露药材名称茉莉花露拼音Mò Lì Huā Lù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之蒸馏液。性味《纲目拾遗》:"味淡。"功能

  • 透骨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透骨草药材名称透骨草拼音Tòu Gǔ Cǎo来源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 (Bunge)Baill.、凤仙花科草本植物凤仙花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