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丁香树皮

丁香树皮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丁香树皮

药材名称丁香树皮

拼音Dīnɡ Xiānɡ Shù Pí

别名丁皮(《纲目》),丁香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

出处海药本草

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皮

性味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治中寒脘腹痛胀,泄泻,齿痛。

①《海药本草》:"治齿痛。"

②《纲目》:"心腹冷气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"

③《本经逢原》:"治腹胀、恶心,泄泻虚滑,水谷不消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;或入丸、散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丁香树皮

药材名称丁香树皮

拼音Dīnɡ Xiānɡ Shù Pí

英文名Clovetree Bark

别名丁皮、丁香

出处出自《海药本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zygium aromaticum(L.) Merr. Et Perry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。

原形态丁香,常绿乔木,高达10米。叶对生;叶柄明显;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,长5-10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,全缘。花芳香,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,花径约6mm;花萼肥厚,绿色后转紫色,长管状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稍带淡紫,短管伏,4裂;雄蕊多数,花药纵裂;子房下位,与萼管合生,花柱粗厚,柱头不明显。浆果红棕色,长方椭圆形,长1-1.5cm,直径5-8mm,先端宿存萼片。种子长方形。

性味味辛;性温

归经归脾;胃经

功能主治散寒理气;止痛止泻。主中寒脘腹痛胀泄露泻;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脐。

各家论述1.《海药本草》;治齿痛。2.《纲目》:心腹冷气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3.《本经逢原》:治腹胀。恶心、泄泻虚滑,水谷不消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带草

    药材名称白带草拼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、野养菜、米花香荠菜。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,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《野菜谱》,云:"碎米荠,如布谷,想为民饥天雨粟,官仓一日一开放,造物生生无尽藏,

  • 冬葵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冬葵根药材名称冬葵根拼音Dōnɡ Kuí Gēn别名葵根(《本草经集注》),土黄耆(《滇南本草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。性味甘辛,寒。①《别录》:&q

  • 有柄石韦

   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、小石韦、长柄石韦、石茶、独叶草、牛皮草、金瓢羹、金茶匙、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)Ching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

  • 凉山虫草

    药材名称凉山虫草拼音Liánɡ Shān Chónɡ Cǎo英文名liangshan tong-chong-ha-cho出处始载于《四川通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麦角科真菌凉山虫草的菌核及子座。拉丁植物

  • 香桂皮

    药材名称香桂皮拼音Xiānɡ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香桂的树皮、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.[C.randaiense Hayata

  • 藏丁香

    药材名称藏丁香拼音Cánɡ Dīnɡ Xiānɡ别名石老虎、石参、叶子花、岩五加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藏丁香,曰:"藏丁香,或云种自西藏来,枝干同滇丁香,叶糙有毛,开花白色有香。"并

  • 三羽叉蕨

    药材名称三羽叉蕨拼音Sān Yǔ Chā Jué别名鸡爪蕨、大叶入地蜈蚣、昏头鸡来源药材基源: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ctaria subtriphylla(Hook.et

  • 香榧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榧草药材名称香榧草别名须须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倾匍,高10~100厘米,长短不齐。叶片线形,长3~26厘米,宽3~5毫米,边缘粗糙;叶鞘无毛;叶舌干膜质。圆锥花序狭

  • 圆叶白杨树

    药材名称圆叶白杨树拼音Yuán Yè 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来源杨柳科圆叶白杨树Populus bonatii Levl.,以皮、叶入药。

  • 疣果冷水花

    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别名土甘草、铁杆水草、红水疳叶、竹节藤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verrucosa 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