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黄凯钧

黄凯钧

【介绍】:

清代医家。字南重,号退庵。浙江嘉善人。行医多年,撰有《友渔斋医话》8卷(1812年刻行),包括:《一览延龄》、《橘旁杂论》、《上池涓滴》、《肘后偶抄》、《证治指要》、《药笼小品》,论述养生、历代医书大意、五脏病证、常用药品,并记个人医案等,涉及内容颇为广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气

    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。”湿气,为长夏的主气。湿属阴邪,性质重浊而粘腻,能阻滞气的活动,影响脾的运化。外感湿邪,常见体重腰痠,四肢困倦,关节肌肉疼痛,痛处不移。湿浊内阻

  • 恶(wù 误)热

    证名。即怕热。①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。如:伤寒阳明病的外证为“身热,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”(见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)。其他如“阳明温病”亦“但恶热,不恶寒”(见《温病条辨》)。②见于内伤疾患。

  • 后溪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I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输(木)穴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督脉。位于手掌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方,握拳时,当掌横纹端,赤白肉际处是穴。布有尺神经手背支,并有指背动、静脉及手背静

  • 手厥阴经别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手心主之正。即手厥阴心包络经别行的正经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手心主之正,别下渊腋三寸,入胸中,别属三焦,出循喉咙,出耳后,合少阳完骨之下。”从手厥阴心包经分出,在渊腋穴下三寸入胸中,分

  • 楸白皮

    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。为楸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腰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
  • 风火相煽

    热病过程中由于热邪过盛,火热燔灼肝经,引起肝风内动,而内动的肝风又进一步助长火势,使火热更为炽盛,从而出现高热神昏、惊厥抽搐等病象。

  • 急蛾

    病名。多由肺胃热壅,火毒上冲咽喉所致。本病发病急剧,喉核肿痛迅速,疼痛可连及耳窍,其表面有黄白色之脓点,疼痛难咽,寒热大作,口臭便秘。治宜疏风解毒,泻火消肿。用清咽利膈汤加减。参见乳蛾条。本病类今之急

  • 舌胀

    即舌肿。详该条。

  • 晬(zui 醉)时

    即一周时。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下利后脉绝,手足厥冷,晬时脉还,手足温者生,脉不还者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