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钩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,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由血热为外寒所束,血瘀凝结而成。其证肿如高埂,长若鱼形,色紫作痛。治宜用砭法,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,内治参见委中毒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仲华条。
见《救偏琐言·放点证治准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。参见阳条。
亦称裹圈舌。舌中心至舌根淡红,外层有红晕,而舌边尖纯黑。多见于温病热邪内传心包之候。常伴见神昏、谵语、烦躁,或发斑疹等症,宜清心开窍,凉营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