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置同女膝穴。参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傅青主女科·种子篇》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妇人体质肥盛,恣食厚味,痰湿内生,流注冲任胞脉,或因体脂过盛,壅塞胞脉和胞宫而致不孕。多伴有心跳气短,白带量多等症。治宜健脾燥湿化痰。方用启宫丸或苍术导痰
即小儿食指三关的脉纹。出《古今医鉴》。要知虎口气脉纹,倒指看纹分五色。黄红安乐五脏和,红紫依稀有损益。紫青伤食多虚烦,青黑纹时证候逆。参见小儿指纹条。
温热病后期虚风内动的治法。类同滋阴熄风。《温病条辨》中的大定风珠、小定风珠是本法的代表方。
方书名。2卷(又有5卷本、6卷本,内容相同)。明·王三才辑。刊于1587年。卷首为提纲。全书共选常用效方226首。其后经明·张受孔、姚学颜等重订刊行,并仿此书体例,另辑428方,名《医便二集》(附《敖
证名。指两足及足心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多因肾虚所致。《不居集·热症》:“足心如烙者,虚火烁阴,涌泉涸竭也。澄按:足少阴其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,出于然骨,循内踝入跟,为涌泉穴。此经原多气而少血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。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,医术高明。
眼的五轮之一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冰轮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肾属水,曰水轮,在眼为瞳人。”即瞳神。其疾患多与肾、膀胱有关。详瞳神条。
病名。《说文》:“痂,干疡也。”“癞,恶疾也。”痂癞即疠风,今称麻风。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痒者名泄风,久久为痂癞。”成无己注:“痂癞者,眉少,发稀,身有干疮而醒(腥)臭。《内经》曰:脉风成厉(疠)。
病名。①指中暑热而致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刺志论》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一:“伤暑者,由其暑热劳伤元气之所致也。其症日间发热,头疼眩运,躁乱不宁,无气以动,亦无气以言,或身如针刺,小便短赤,此为热伤元气也,宜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