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鸡冠菜

鸡冠菜

药材名称鸡冠菜

拼音Jī Guān Cài

别名凤尾菜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红翎菜科植物鸡冠菜的藻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ristotheca papulosa(Mont.)J.Ag.[M.japonica(Mont.)Kylin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从海水中捞起,干燥,备用。

原形态藻体紫红色,高达20-30cm。基部有一圆盘状的固着器,从固着器到直立的藻体具一楔形而纤细的茎。藻体分裂为数个叉状的裂片,裂片宽1-5cm。藻体最初为全缘,以后则生出不规则的小枝,成篦齿状。藻体外形变异很大,常根据其年龄不同,分枝的方式也有所区别。藻体初期较薄,平而光滑,后则变为肥厚多肉。四分孢子体平而光滑。有的藻体非常粗糙并具疣状突起或短的刺突。这种形状的藻体大部分具有囊果或精子囊,有时亦具褐色的斑点。囊果半球状,生于裂片的边缘或藻体的表面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在潮间带的岩礁上。

资源分布:我国产于台湾省。

性味咸;平

归经肺经

功能主治清热润肺;化痰软坚。主肺热咳嗽;瘿瘤;瘰疬;痔疮肿痛或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鲩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鲩鱼药材名称鲩鱼拼音Huàn Yú别名鯶鱼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鰀鱼(《纲目》),混子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淡水鱼类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

  • 砗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(《海药本草》)出处《海药本草》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。原形态贝壳巨大,重而坚厚。卵圆形,壳顶位于贝壳中央,壳顶前方

  • 胡颓子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(《中藏经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。性味《纲目》:"酸

  • 枫香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枫香树皮药材名称枫香树皮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Pí别名枫皮(《本草拾遗》),枫香木皮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皮。性味①《唐

  • 泽漆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泽漆药材名称泽漆拼音Zé Qī别名五朵云、猫眼草、五凤草、灯台草、倒毒伞、烂肠草、绿叶绿花草、五点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

  • 大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蒜药材名称大蒜拼音Dà Suàn别名蒜、蒜头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.以鳞茎入药。春、夏采收,扎把,悬挂通风处,阴干备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全体具强

  • 竹沥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竹沥药材名称竹沥拼音Zhú Lì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(Lodd.)Munro var. henonis(Mitf.)Sta

  • 虎膏

    药材名称虎膏拼音Hǔ Gāo别名虎油(《物理小识》),虎脂(《本草新编》)。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。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,熔点43~44℃,碘价56.8,含固体脂肪酸44.59%,液体5

  • 溪荪

    药材名称溪荪拼音Xī Sūn来源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.[I.orien-talis auct.non Mill

  • 野扁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扁豆药材名称野扁豆拼音Yě Biǎn Dòu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来源为豆科植物毛野扁豆的全草或种子。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,全体绿色带灰白色,各部有锈色腺点。茎稍呈棱状。3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