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保健机构。据载系专供宫廷人员疾病的疗养而设置的。
病名。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,营卫失调;或营血不足,运行不畅,瘀于肌表,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。多发于四肢伸侧,次为头皮及躯干,常对称发
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亦名血崩心痛、失血心痛。指妇女因血崩而出现心痛的病症。多因出血过多,心脾失养,或血瘀凝滞所致。症见血崩心痛较甚,血色浅淡如水,小腹喜按,治宜收敛止血,用乌贼骨炒为细末,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第六十一。即敷药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条。
见本草经疏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珉条。
病证名。《医钞类编》卷八:“阴虚发疟……发时其寒如冰,其热如烙,面赤如脂,渴欲饮水,热退则不渴,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、白芍、肉桂。”参见虚疟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。即漏芦汤第一方,见漏芦汤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生。为淳于意的弟子,当过济北王的侍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