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亦

食亦

古病名。一名食。其症多食而形体消瘦,由于肠胃和胆有燥热所致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大肠移热于胃,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;胃移热于胆,亦曰食亦。”参见食条。本病可见于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肠道寄生虫病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束胎散

    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五。即达生散,见该条。

  • 拔地麻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青

    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扁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科明隐集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何景才撰。刊于1902年。此书系辑录历代外科诸论,参以个人临证经验编成。此书着意于外科“发古览隐而未发者”为主要内容,故以“明隐”为书名。卷一系增补《医宗金鉴外科诸论歌》,阐述疮疡七恶

  • 乌金藤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缓疽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又名肉色疽。系生于少腹旁腹壁上的无头疽。多因足太阴脾经气滞寒凝而成。初起坚硬如石,皮色不变,不红不热,大如拳、小如桃李,痛引腰腿,数月不溃,寒热食少,肌体尪羸,则属败症

  • 沈果堂

    【介绍】:见沈彤条。

  • 悬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中封。见该条。

  • 面疮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面发毒。详该条。

  • 蜻蜓红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