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类经图翼》。位于头部中线,当前、后发际连线的中点处;或于百会穴后1寸取穴。主治中风,头痛,眩晕,癫痫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3~5分钟。
十剂之一。用濡润滋养药物组成,具有解除津液干枯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湿可去枯。”“刘完素曰:津耗为枯,五脏痿弱,荣卫涸涩,必湿剂以润之。”
人体部位名。亦称目外眦。指外眼角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,起于目锐眦。”
即偶刺,见该条。
即出针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候呼引针。”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八角枫之侧根,详八角枫条。
病证名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。”相当于脱发病。
见伤寒论条辨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指肩胛骨、子骨,左右共四块。详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