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附姜白通汤

附姜白通汤

药方名称附姜白通汤

别名姜附白通汤

处方附子(炮,去皮脐)5钱,干姜(炮)5钱,葱白5茎(取汁),猪胆(大者)半枚。

功能主治回阳散阴。主暴卒中寒,厥逆呕吐,泻利色青色冷,肌肤凛栗无汗,盛阴没阳之证。

用法用量姜附白通汤(《成方切用》卷六)。

各家论述重订通俗伤寒论》:以大剂附、姜回阳为君,臣以葱汁,得生阳之气独盛,以辛通脉道,反佐以一味胆汁者,恐阳药一饮即吐,格拒而不得入也。此为温热回阳,苦辛通格之良方。

摘录《法律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涌泉散

    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二十三:涌泉散药方名称涌泉散处方穿山甲30克(洗,灰炒令燥)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活血通乳。治产后乳汁不通及乳结痈肿。用法用量每次2克,酒调服。摘录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二十三《卫生宝鉴

  • 调卫饮

    《丹台玉案》卷五:调卫饮药方名称调卫饮处方广木香木通枳壳各2.4克当归穿山甲漏芦柴胡各3克甘草0.9克功能主治行气通乳。主产后感寒,气滞血凝,乳汁不行。用法用量上药用水、酒各200毫升,煎至200毫升

  • 擦药

    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:擦药药方名称擦药处方炒僵蚕1钱,薄荷8分,大黄1钱,食盐2钱,六一散1钱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皮肤湿疮、湿疹。用法用量擦患处,装布袋。各家论述此方辛凉散风,苦寒泻热。滑石配大黄

  • 雪梨膏

    药方名称雪梨膏处方雪梨60只(取汁500毫升)生地 茅根 藕各取汁2升 萝卜麦冬各取汁1升制法上六味同煎。炼入蜂蜜500克,饴糖240克,生姜汁100毫升,再熬如稀糊,则成膏。功能主治养阴生津,润肺止

  • 金朱丹

    《百一》卷十九:金朱丹药方名称金朱丹处方金箔10片(研),朱砂(细研,飞)1两,胆南星1两,半夏(汤洗7次)1两,石膏(研,飞)半两,白茯苓半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拌匀,用生姜自然汁和丸,如黍米大。功能主

  • 煮黄丸

    药方名称煮黄丸别名煮雄丸(《脉因证治》卷上)。处方雄黄30克(另研)巴豆15克(生用,去皮,研烂)制法上二味,入白面60克,合和研匀,滴水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泻结导滞。治内伤饮食,外感风寒,卒发

  • 糠地糊膏

    药方名称糠地糊膏处方糠焦油5g,地榆粉10g,液化酚1g。功能主治消炎杀菌,止痒剥脱,软化浸润。主亚急性慢性肥厚性皮肤病,神经性皮炎、湿疹等。用法用量用氧化锌糊膏,加到100g,直接涂于皮损处。摘录《

  • 柴陈五苓散

    药方名称柴陈五苓散处方白术1钱半,茯苓1钱半,猪苓1钱半,泽泻2钱2分,肉桂1钱半,茵陈3钱,车前子1钱,木通1钱半,柴胡1钱半。功能主治湿热发黄,小水赤黑,烦渴发热。用法用量灯草为引,水煎服。酒疸,

  • 黄芩升麻汤

    药方名称黄芩升麻汤处方干葛、芍药、升麻、甘草、黄芩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小儿寒暄不时,乍暖脱衣,及暴热之次,忽变阴寒,身体疼痛,头痛如石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三六九

  • 和安汤

    药方名称和安汤处方陈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1斤,甘草(炙,锉)2两,干姜(炮)半两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胃气逆,干呕不止。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,水1盏,煎至6分,去滓温服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