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阳和汤

阳和汤

外科全生集》:阳和汤

药方名称阳和汤

处方地黄30克麻黄1.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(炒,研)肉桂3克 生甘草3克 炮姜炭1.5克

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 《中成药研究》1981(11):41,据对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,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。但方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。

功能主治温阳补血,散寒通滞。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、阴疽、脱疽、鹤膝风、石疽、贴骨疽等漫肿无头,平塌白陷,皮色不变,酸痛无热,口不渴,舌淡苔白者。现用于骨结核、慢性骨髓炎、骨膜炎、慢性淋巴结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、坐骨神经炎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哮喘、腹膜结核、妇女乳腺小叶增生、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注意疮疡阳证、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均忌用。

备注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;鹿角胶生精补髓,养血温阳为臣;姜炭破阴和阳,肉桂温经通脉,白芥子消痰散结,麻黄调血脉,通腠理,均以为佐;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。诸药合用,阳回阴消,血脉宣通,用于阴寒之证,犹如离照当空,阴霾四散,故名"阳和汤"。

摘录外科全生集

郑艺文方:阳和汤

药方名称阳和汤

处方地黄30克,鹿角胶9克,上肉桂3克,甘草3克,炮姜1.5克,麻黄1.5克,白芥子6克。

功能主治温阳补血,散寒通滞。主阳虚血亏,阴寒内滞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摘录郑艺文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须酒

    药方名称乌须酒处方何首乌500g白首乌500g 胡桃肉90g枸杞子60g莲子肉90g 全当归60g生姜汁20g蜂蜜90g 细曲300g 生地120g麦冬30g糯米5kg炮制1.先将两种首乌洗净,用水煮

  • 大快斑丸

    药方名称大快斑丸拼音dakuaibanwan处方辰砂1钱,紫草茸半两,川升麻半两,钓藤钩半两,赤小豆半两,甘草(炒)1钱,川地龙(去土,焙)3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樱桃大,朱砂为衣。功能主治斑

  • 保神丹

    《御药院方》卷六:保神丹药方名称保神丹处方白术半斤(去皮),鹿茸4两(酥炙),柏子仁4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用菖蒲末4两,酒蒸作薄膏,加白面4两,熬成膏子,和如硬剂,加熟蜜6钱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壮

  • 乌犀圆

    药方名称乌犀圆处方白术(米泔浸一宿.切.焙干.微炒)、白芷、干姜(炮)、枳壳(去瓤.麸炒)、天竺黄(细研)、虎骨(酒醋涂.炙令黄)、厚朴(去粗皮.姜汁涂.炙令熟)、何首乌(米泔浸一宿.煮过.切.焙)、

  • 衮金丸

    药方名称衮金丸处方干姜(不炮)1两,真橘皮(不去白,洗)1两,天南星(生用)1两,半夏(不汤洗)1两。制法先用生姜1两(不去皮)捣烂,制半夏、南星末作曲,却用余药一处为,生姜自然汁为丸,如梧桐子大,雄

  • 飞雪汤

    《圣惠》卷十:飞雪汤药方名称飞雪汤处方麻黄3两(去根节),石膏3两(杵碎),芫花1两,川大黄2两。制法上锉。功能主治伤寒衄血数升不住者。用法用量以水1斗半,煮取7升,放冷,披发仰卧,以淋其囟。血住即止

  • 金花如圣散

    药方名称金花如圣散处方苍术6两(米泔水浸1宿,去皮),川乌4两(火煨),草乌4两(生用),川芎3两5钱,细辛2两5钱(净),防风2两5钱(去芦,生用),白芷2两5钱,白术2两5钱,蝎梢5钱,雄黄5钱(

  • 二陈木通汤

    药方名称二陈木通汤处方陈皮1钱,半夏8分,茯苓8分,甘草4分,木通1钱,滑石1钱,人参芦钱半。功能主治关格。饮食不下,二便不通。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水2盏,加生姜3片,大枣1个,煎8分,食远服。再煎

  • 守中丸

    药方名称守中丸别名五芝地仙金髓丸(《圣济总录》卷十六)。处方白茯苓(去黑皮)300克麦门冬(去心,焙)90克白术人参甘菊花(择去梗)山芋枸杞子各60克 生地黄10千克(绞取汁)制法上八味,先将生地黄汁

  • 扶中汤

    药方名称扶中汤处方于术(炒)1两,生山药1两,龙眼肉1两。功能主治泄泻久不止,气血俱虚,身体羸弱,将成劳瘵之候。用法用量小便不利者,加椒目(炒、捣)3钱。临床应用久泻不止:一妇人,年四十许,初因心中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