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迎春花

迎春花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迎春花

药材名称迎春花

拼音Yínɡ Chūn Huā

别名小黄花、金腰带、清明花、金梅花

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.,以入药。春季采花,夏季采叶。鲜用或晒干。

性味叶:苦,平。

花:甘、涩,平。

功能主治叶:解毒消肿,止血,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口腔炎,痈疖肿毒,外阴瘙痒。

花:清热利尿,解毒。用于发热头痛,小便热痛,下肢溃疡。

用法用量叶:2~3钱。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。

花:1~3钱。外用研粉,调麻油搽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迎春花

药材名称迎春花

拼音Yínɡ Chūn Huā

别名金腰带(《群芳谱》),金梅(《滇志》),黄梅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清明花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。2~4月收采,烘干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,高达5米。枝细长,直立或成拱形,小枝平滑无毛,有四棱。复叶对生;小叶3片,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,长1~3厘米,先端尖,边缘有细毛,下面无毛;叶柄长5~10毫米。花淡黄色,先叶开花,着生于去年的枝条上,单生或腋生;花梗长约6毫米,被有狭长绿色的小苞;萼钟状,裂片6,线状,绿色,与萼简同长或较长;花冠管高脚碟形,径约2厘米,裂片6,长6毫米,筒部长12毫米;雄蕊2,着生于花筒内;子房2室。花期2~4月。

本植物的叶(迎春花叶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生境分部多栽于庭园。分布山东、陕西、辽宁、江苏、浙江、贵州等地。

性味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平,味苦。"
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甘涩,性平。"

功能主治①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发汗,利尿。"

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解热利尿。治发热头痛,小便热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2~3钱;或研末。

复方①治发热头痛:金腰带花五钱,煎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②治小便热痛:金腰带花五钱,车前草五钱,煎水服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迎春花

药材名称迎春花

拼音Yínɡ Chūn Huā

别名金腰带、清明花、金梅花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花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nudoiflorum Lindl.

采收和储藏:4~5月开花时采收,鲜用或晾干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,直立或匍匐,高0.3-5m。小枝四棱形,棱上多少具狭翼。叶对生,三出复叶,小枝基部常具单叶;叶轴具狭翼;叶柄长3-10mm;小叶片卵形、长卵形或椭圆形、狭椭圆形,稀倒卵形,先个端锐尖或钝.具短尖头.基部楔形,叶缘反卷;顶生小叶片较大,长1-3cm,宽0.3-1.1cm,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,侧生小叶片长0.6-2.3cm,宽0.2-1cm,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;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,有时近圆形。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,稀生于小枝顶端;苞片小叶状,披针形、卵形或椭圆形;花便长2-3mm;花萼绿色,裂片5-6枚,窄披针形,先端锐尖;花冠黄色,径2-2.5cm,花冠管长0.8-2cm,宽3-6mm,向上渐扩大,裂片5-6枚,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0.8-1.3cm,宽3-6mm,先端锐尖或圆钝;雄蕊2,着生于花冠筒内;子房2室。花期4-5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各地有栽培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半阴湿润环境,耐寒,耐旱,耐碱,忌涝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肥沃为好。

栽培技术 可用扦插、分株、压条等法繁殖。但多用扦插繁殖,于春季进行,成活率很高,分株直在早春萌芽前进行。压条随时都可进行,新根生出后再行移栽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花皱缩成团,展开后,可见狭窄的黄绿色叶状苞片;萼片5-6枚,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与萼筒等长或较长;花冠棕黄色,直径约2cm。花冠筒长1-1.5cm,裂片通常6枚,倒卵形或椭圆形,约为冠筒长的1/2。气清香,味微涩。

性味苦;微辛;性平

归经肾;膀胱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。主发热头痛;咽喉肿痛;小便热痛;恶疮肿毒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~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调麻油搽。

各家论述1.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发汗,利尿。

2.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解热利尿。治发热头痛,小便热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扁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扁藤药材名称红扁藤别名背带藤来源葡萄科红扁藤Vitis chungii Metc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。性味甘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消肿拔毒。治疮痈疖肿。用法用量3

  • 铧尖草

    药材名称铧尖草拼音Huá Jiān Cǎo别名试剑草、铧口草、铧头草、紫花地丁、耳钩草、犁头草、鸡下颌草、鸡口舌、紫地丁、剪刀菜、犁咀菜、铧尖菜、箭头草、红公鸡相打、来源药材基源: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

  • 桑白皮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桑白皮药材名称桑白皮拼音Sānɡ Bái Pí英文名CORTEX MORI别名桑根皮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。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

  • 烂茶叶

    药材名称烂茶叶拼音Làn Chá Yè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泡过的茶叶。功能主治《救生苦海》:"治无名肿毒、犬咬及火烧成疮。"用法用量外用:捣敷、研末

  • 杉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杉皮药材名称杉皮拼音Shān Pí出处杉木皮《分类草药性》。来源为杉种植物杉的树皮。功能主治治水肿,脚气,金疮,漆疮,烫伤。①《纲目》:"治金疮血出及汤火伤灼,取老

  • 细叶七星剑

    药材名称细叶七星剑拼音Xì Yè Qī Xīnɡ Jiàn别名野香薷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花石荠宁Mosla cavaleriei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采收全草,晒干

  • 苔垢菜

    药材名称苔垢菜拼音Tái Gòu Cài别名紫菜苔来源药材基源:为胶须藻科植物苔垢菜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lothrix crustacea Thuret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

  • 海铁树

    药材名称海铁树拼音Hǎi Tiě Shù别名铁树来源药材基源:为黑角珊瑚科动物二叉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tipathes dichotoma Pallas采收和储藏:垂网采取,洗

  • 荚蒾根

    药材名称荚蒾根拼音Jiá Mí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dilatatum Thunb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。原形态荚蒾落

  • 花木通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。8~10月采收,刮去外皮,切片,晒干。原形态木质藤本。叶对生;2回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