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越鞠丸

越鞠丸

《中国药典》:越鞠丸

药方名称越鞠丸

处方香附(醋制)200g川芎200g栀子(炒)200g苍术(炒)200g 六神曲(炒)200g

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;气香,味微涩、苦。

炮制上五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,用水泛丸,干燥,即得。

功能主治理气解郁,宽中除满。用于胸脘痞闷,腹中胀满,饮食停滞,嗳气吞酸。

用法用量口服,一次6~9g,一日2次。

贮藏密闭,防潮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丹溪心法》卷三:越鞠丸

药方名称越鞠丸

别名芎术丸(《丹溪心法》卷三)。

处方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

制法上药为末,水泛为丸,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行气解郁。治气、血、痰、火、湿、食等郁,胸膈痞闷,脘腹胀痛,吞酸呕吐,饮食不化。

用法用量每服6~9克,温水送下。亦常用作汤剂,水煎服。

备注方中香附行气解郁,以治气郁;川芎活血行气,以治血郁;苍术燥湿健脾,以治湿郁;栀子清热除烦,以治火郁;神曲消食和中,以治食郁。此方虽无治痰郁之品,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,并与气、火、食郁有关,所以方中不另设治痰药,亦治病求本之意。

摘录丹溪心法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降火汤

    《点点经》卷一:降火汤药方名称降火汤处方黄连(吴萸炒)1钱,石韦1钱,赤芍1钱,姜黄1钱,杏仁2钱,车前2钱,黄芩1钱半,黄柏1钱半,栀仁1钱半,腹皮1钱半,当归3钱,甘草3分,韭菜地地龙粪2钱。制法

  • 补骨脂裹方

    药方名称补骨脂裹方处方补骨脂(微炒)2两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打扑伤损。用法用量用醋煮黄米粥,摊在纸上,封裹损处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四五

  • 羊肝散

    药方名称羊肝散处方谷精草15克甘菊花30克木贼4.5克甘草黄连各9克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翳膜攀睛,赤烂肿痛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羊肝一块切开,入药末在内,炙熟,食后服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七十四引《德

  • 紫团参丸

    药方名称紫团参丸处方潞州人参7.5克 始蚧1对(酥炒黄)白牵牛90克(微炒)苦葶苈30克(微炒)甜葶苈(微炒)木香各15克制法上六味,捣罗为细末,用熟枣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益气泻肺,化痰平喘。

  • 百合丹

    《幼幼新书》卷六引张涣方:百合丹药方名称百合丹别名百合丸处方桑根白皮半两,木通半两,川朴消半两,杏仁(汤浸,去皮尖)半两,川大黄半两,天门冬(去心)半两,百合1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黍米大。功

  • 荆枳汤

    药方名称荆枳汤处方荆芥穗、枳壳(炒)、槐花、香附、紫苏茎叶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气滞发痔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米汤调下。摘录《直指》卷二十三

  • 加味藿香散

   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散别名加味藿香饮处方藿香、甘草、桔梗、青皮、陈皮、柴胡、紫苏、半夏、白术、茯苓、白芷、厚朴、川芎、香附、夏枯草各等分。功能主治气毒瘰疬,外受风邪,内伤气郁,以致颈项作肿,肩膊强痛,四肢

  • 和攻散

    药方名称和攻散处方柴胡2钱,栀子2钱,丹皮2钱,白芍5钱,茯苓3钱,甘草1钱,陈皮1钱,大黄1钱。功能主治冬月伤寒,邪在少阳,身热3日,腹满自利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一

  • 备急压气散

    药方名称备急压气散处方大槟榔4个,紫苏穗2钱半,生姜1斤(取自然汁)。制法上为细末,分作2服。功能主治奔豚气上至,心烦乱,不省人事,上至心下,从少腹起,上至咽喉,闷绝不能言语。用法用量水煎,和滓温服,

  • 透疹凉解汤

    药方名称透疹凉解汤处方桑叶甘菊薄荷连翘牛蒡子赤芍蝉衣 紫花地丁黄连藏红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风痧。邪热炽盛,高热口渴,心烦不宁,疹色鲜红或紫暗,疹点较密,小便黄少,舌质红,苔黄糙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渴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