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调经散

调经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当归(去芦)、肉桂(去粗皮)、没药(别研)、琥珀(别研)、赤芍药,各一两;细辛(去苗)、麝香(别研),各半两。

炮制上捣为细末,入研药匀。

功能主治治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,循经流入于四肢,留滞日深,腐败如水,渐致身体面目浮肿。

又治因产,败血上干于心不受触,致心烦躁,卧起不安,如见鬼神,言语颠倒,并宜服之。

大抵产后虚浮,医人不识,便作水气治之。凡治水气,多以导水药,极是虚人。夫产后既虚,又以药虚之,是谓重虚,往往因致枉夭。但服此药,血行肿消既愈。

用法用量每服一钱,温酒入生姜汁少许调匀服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产育宝庆集》卷上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没药(另研)琥珀(另研)桂心赤芍当归各9克细辛麝香(另研)各4.5克

制法上药为末。

功能主治活血消肿。主产后瘀血留滞经络,四肢面目浮肿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1.5克,生姜汁、温酒各少许,调匀服。

摘录产育宝庆集》卷上

银海精微》卷下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香附当归尾各30克大黄15克(蒸)黄芩60克黄连地黄赤芍川芎羌活栀子薄荷木贼苏木红花甘草各30克

制法上药研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主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,过期不行,血逆行于上,目睛红色,或乌睛上起如胬肉者。

用法用量每次10~18克,水煎服。

摘录银海精微》卷下

普济方》卷三三四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赤石脂1两,破故纸1两。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妇人经脉过多。

用法用量每服2钱,粥饮调下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三四

《产有宝庆集》卷上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别名小调经散、小调经汤

处方没药(另研)半钱,琥珀(另研)半钱,桂心半钱,赤芍药半钱,当归半钱,细辛半钱,麝香(另研)半钱。

制法上为末。

功能主治产后四肢浮肿。因产后败血停积于五脏,循经流入于四肢,留淫日深,腐败如水,故令四肢面目浮肿。产后败血上干于心,心不受触,致心烦躁,卧起不安,如见鬼神,言语颠倒。

用法用量小调经散(《妇人良方》卷二十二)、小调经汤(《医统》卷八十五)。本方加炙甘草,名“调经汤”(见《妇科玉尺》),又名“调经饮”(见《医级》)。

摘录《产有宝庆集》卷上

普济方》卷三三二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当归1两(酒浸),川芎半两,红花3钱,斑蝥(去翅足)2钱,水蛭2钱(炒),虻虫2钱(去翅足),红娘子1钱(去翅足),牡丹皮半两,赤芍药半两,白芷3钱,蓬术2钱,桂3钱,白姜2钱,生地黄2钱,干漆2钱,川牛膝2钱。

制法上为散。

功能主治行血气。主月经不调。

用法用量如小便癃闭不通,用甘草汤解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三二

银海精微》卷下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乌药、附米、陈皮川芎当归茯苓防风荆芥升麻、干葛、血竭紫薇花、红花

功能主治室女月水停久,倒行逆上冲眼者。

用法用量二香不过火,煎出药后,将此2味香磨,与药同服。若经脉月流不断,或因气胀冲眼,眼珠肿痛,翳膜不退,服天麻退翳散。

血不通,加苏木;气不顺,加木香沉香

摘录银海精微》卷下

奇效良方》卷五十六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川芎1钱半,当归1钱半,芍药1钱半,黄耆1钱半,青皮1钱,乌药1钱,陈皮1钱,熟地黄1钱,乳香(另研)1钱,茴香1钱。

功能主治跌打损伤。

用法用量疏利后,用此药调理。

摘录奇效良方》卷五十六

松崖医径》卷下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当归1钱半,川芎5分,桂心5分,甘草5分,熟地黄1钱,白芍药1钱,香附子1钱,莪术1钱,苏木1钱,木通8分,红花3分,桃仁20个(去皮尖,研细)。

制法上细切。

功能主治月经过期不行。

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,煎至1盏,去滓,空心温服。

摘录松崖医径》卷下

松崖医径》卷下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当归身1钱半,生地黄1钱,条芩1钱,香附子1钱,白芍药8分,黄连(姜汁炒)8分,川芎5分,阿胶珠5分,艾叶5分,甘草5分,黄柏5分,知母5分。

制法上细切。

功能主治经先期而来。

用法用量用水2盏,煎1盏,去滓,空心温服。

摘录松崖医径》卷下

女科旨要》卷四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三棱1两,小茴1两,白芍1两,香附1两,泽泻1两,当归1两,苏叶5钱,红花5钱,青皮5钱,生地5钱,枳壳1两,丹皮1两。

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。

用法用量先用煎服,分4贴;后为末,每服3钱,酒下。6-7服见效。

若要温经,加人参阿胶麦冬各3钱。

摘录女科旨要》卷四

普济方》卷三三六引《便产须知》:调经散

药方名称调经散

处方吴茱萸1两半(去目、闭口,沸汤洗通3次),半夏1两(汤泡7次),当归1两(去芦,酒洗),人参1两半,麦门冬1两半(去皮),白芍药(京南者)1两,川芎(色如腊者)1两,牡丹皮1两,厚朴(去皮,不见火)1两,阿胶蚌粉炒如珠子)1两,甘草(炙)1两。

功能主治月候不调,或在月前,或在月后,或多或少,或逾月不至,或一月两来,不孕者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钱,水1盏半,生姜5片,煎至8分,去滓,食前稍热服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三六引《便产须知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丹桂止氛汤

    药方名称丹桂止氛汤处方熟地3两,肉桂2钱,茯苓1两,丹皮1两,麦冬2两。功能主治消渴证,小便甚多,饮1斗溲1斗,口吐清痰,投之水中,立时散开,化为清水,面热唇红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六

  • 人参芎归汤

    药方名称人参芎归汤处方当归半夏(制)各22.5克川芎30克蓬术木香缩砂仁乌药甘草(炙)各15克人参辣桂五灵脂(炒)各7.5克制法上药锉散。功能主治治血胀。烦躁,时欲漱水,善忘惊狂,脘腹痛闷,呕吐恶心,

  • 腊享膏

    药方名称腊享膏处方猪油2两半,猯油2两半,香油2合半,海松子油1合,松子3两7钱半,黄蜡3两7钱半。功能主治冻疮。用法用量上各炼,去滓,和合成膏。先以药水洗,后涂之。摘录《东医宝鉴·杂病篇》卷八

  • 真应散

    药方名称真应散处方白石英120克(通明者,以生绢袋盛,用雄猪肚一个,入药在内,线缝定,煮熟取药出,再换猪肚1个,如前法煮,三煮后取药出,控干,研)功能主治治远年喘急,不能眠卧,百药无效者。用法用量上药

  • 风化消丸

    药方名称风化消丸处方黄芩(酒洗)1两半,滑石5钱,白芥子(去壳)5钱,贝母1两,南星1两,风化消2钱半。功能主治痰嗽。用法用量蒸饼为丸服。摘录《赤水玄珠》卷七

  • 点眼小黄连膏

    药方名称点眼小黄连膏处方黄连(去须,捣末)1两,芦荟(研)1两,龙脑(别研)半钱。制法先将黄连、芦荟末以新绵裹,用水2盏,于银器中以重火煮取汁,三分减二,即绵滤去药,入龙脑,以瓷瓶子内收。功能主治风毒

  • 定喘化涎方

    药方名称定喘化涎方别名定喘化痰散处方猪蹄甲49个(净洗,控干)。制法每个指甲纳半夏、白矾各1字,入罐子内封闭,勿令烟出,火煅赤,去火,细研,加麝香1钱。功能主治喘急咳嗽。用法用量定喘化痰散(《医学入门

  • 简易圣灵丹

    药方名称简易圣灵丹处方羊角、核桃壳各等分(烧灰存性)。制法上研细末。功能主治杨梅初起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,用酒调下,早晚各1服。服4日后,毒从大便出,如血如脓。半月毒尽后,虚者即以八珍汤调理,以善其

  • 补肝膏

    药方名称补肝膏处方鳖甲全个(先熬去滓),党参2两,生地2两,熟地2两,杞子2两,五味子2两,当归2两,萸肉2两,黄耆1两,白术1两,白芍1两,川芎1两,醋香附1两,山药1两,枣仁1两,灵脂1两,柴胡7

  • 大益母丸

    药方名称大益母丸处方益母膏8两,当归4两,白芍4两,川芎4两,肉桂3钱,广木香2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用益母膏打和为丸,分作90粒,每粒约干重2钱。功能主治调经止痛。主经行不畅,少腹疼痛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