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龙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槐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白喉。见清·郑若溪《喉白阐微》。症治参见白喉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贞条。
泛指颈项,或专指颈项的前部。参见颈项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金创。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清·黄宫绣撰。刊于1769年。分上、下两篇。上篇为卷1~7,将药物分为补剂、收涩、散剂、泻剂、血剂、杂剂和食物七类。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。下篇为卷8~9,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
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泄泻论》。指饮酒过多,损伤脾胃,酿成湿热所致的晨泄。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,泄下黄沫,小便赤色或如米泔,脉洪数或弦数。治宜清化湿热,用平胃四苓散加葛根、黄柏,或家秘川连枳壳汤。参
即营气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荣气虚则不仁,卫气虚则不用,荣卫俱虚,则不仁且不用,肉如故也。”参营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