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虫入耳

虫入耳

病名。见葛洪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系指各种昆虫误入外耳道。应立即设法取出之。宜先选用油剂、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,将昆虫杀死后取出,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妇人良方集要

    见妇人良方条。

  • 狂犬伤

    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十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
  • 解毒万病丹

    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
  • 陆地仙经

    养生著作。撰者不详。清·马齐录。刊于1726年。书中介绍多种简便易行养生却病术,如涂搓自助颜、膝风摩涌泉、猿臂和血脉、熊颈免痰涎、鼓呵消积聚等。作者主张养生须注意节饮食、慎起居、惜精气。现存清代抄本,

  • 牛奶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胡颓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消气散

    《石室秘录》卷六方。白术、薏苡仁、茯苓各一两,人参、神曲、车前子、莱菔子各一钱,甘草、肉桂各一分,枳壳五分,山药五钱。水煎服。治气臌。

  • 马啣铁针

    指以马啣铁为原料制成的针灸针。见《针灸聚英》。

  • 育阴煎

    《疫痧草》方。龟板、鳖甲、生地黄、牡丹皮、鲜沙参、麦门冬、天花粉、浙贝母、玄参、犀角、鲜石斛、金汁。水煎服。治痧透肌燥,舌绛液干,喉烂便秘,脉弦无神。

  • 六腑腹胀

    病证名。指腹胀属于腑气失调引起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六腑腹胀之症,胸前胀满,妨于饮食,胃胀也。肠鸣而痛,濯濯有声,大肠胀也。小便时赤,小腹胀满,小肠胀也。气癃溺涩,少腹胀急,膀胱胀也,气满肤中,空空

  • 风热牙疳

    病名。多因阳明蕴热与风热之邪相搏,邪热上冲,客于牙龈所致。初起症见齿龈红肿疼痛,发热或寒热交作,继之齿龈糜烂,常易出血,或便秘恶心呕吐。治宜疏风清热、泻火解毒。可选用黄连解毒汤、清胃散、玉女煎等加疏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