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虚劳盗汗

虚劳盗汗
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有阳虚阴损之别。《圣济总录·虚劳盗汗》:“此盖虚劳之人,阳气外虚,风在肌表,腠理虚疏,心气不足故也。不治则荣卫衰损,肌肉消悴,变为羸瘠。治虚劳荣卫不调,夜多盗汗四肢烦疼,饮食进退,肌瘦面黄,麦煎汤。……虚劳夜多盗汗,面色萎黄,四肢无力,不思饮食,咳嗽不止,柴胡鳖甲汤。”《证治汇补·汗病》:“盗汗者……此症多见于虚劳之人,阴气损伤,宜养荣清热。若大病之后,新产之余,及久出盗汗不止,则阳气亦虚,宜补气固阳。”阳气虚者,治宜益气敛汗,可用参芪汤牡蛎散心阳虚者,宜柏子仁汤;心肾两虚者,用心肾丸阴虚者,可用黄芪鳖甲散秦艽汤。参见盗汗、阴虚盗汗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妊娠小便不禁

    病证名。《女科知要》:“孕妇肾气不足,胞脏下压膀胱,不可约束,宜桑螵蛸、益智等为末,米饮调下。膀胱有热者,宜白薇,芍药为末,酒调下,或加味逍遥散。”

  • 内伤泄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包括积热泄泻、积寒泄泻、痰积泄泻、食积泄泻、脾虚泄泻。又如气泻、积瘀泄、酒泄、肾泄、肝泄等,亦属内伤泄泻。参见各条。

  • 心阳盛

    同心气盛。详该条。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,可见烦躁发狂等症。

  • 黄帝八十一难经正本

    医经著作。不分卷。张骐(先识)辑校。作者参校吕广以来五十余家注本而予厘定成书。《难经》正文书于版心,张氏校注书于天部。俾秩序井然,不相杂揉。篇首捃摭吕广等五十余家注本之目而曰《难经》题名,可资稽考。1

  • 干支

    即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。详各条。

  • 十珍汤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当归(酒洗)、炒白芍药、炒地骨皮、知母(盐酒拌炒)、牡丹皮(童便浸炒)、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各一钱半,人参、甘草梢各五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功能滋阴降火,养

  • 刘河间医学六书

    丛书名。金·刘完素等撰。明·吴勉学等编校。刊于1601年。包括刘完素所撰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、《伤寒直格》、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及元·马宗素撰《伤寒医鉴》。

  • 落头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勒荔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荔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赤游丹毒

    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