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等篇。以望诊测度病人形态的盛衰,体质的强弱,提供辨证治疗的参考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吉人。鸳湖(今浙江嘉兴县南)人。对吴又可的《温疫论》一书加以注释而成《补注温疫论》(1784年刻行)。
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外科学大纲》卷下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文来条。
元、明、清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。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,始设于1285年(至元二十二年),官阶正二品,以后各代略有增减,其官阶亦有变化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时气病诸候》。指发于肌肤表面的红色或紫、黑色斑点。点大成片,抚之不碍手。《丹溪心法·斑疹》:“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。”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:“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。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牡系牝字之讹,详牝疟条。
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,兼懂医术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