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肓腧穴灸法
见灸膏肓腧穴法条。
见灸膏肓腧穴法条。
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继承家学。曾任太医院提举。
【介绍】:清初医学家。字韵伯,号似峰。原籍浙江慈溪,后迁居吴之虞山(江苏常熟)。钻研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颇有心得,撰《内经合璧》,已佚。另有《伤寒论注》、《伤寒论翼》、《伤寒附翼》,合称《伤寒来苏集》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朱旦伤寒论》一卷。
灸法之一种,即桑柴火烘法,详该条。
切诊中按胸腹内容之一。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,属胃之大络。人以胃气为本,虚里又是宗气会聚之处,故虚里的动势,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。正常情况下,虚里之动,按之应手,动而不紧,缓而不急。若按之微弱为
指颈项、背部牵强不舒,有俯仰不能自如的感觉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”由于病邪在表,津液不达,太阳经脉拘急所致。多见于外感表证,有虚实之分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蟋蟀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