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回回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养生术语。指排除杂念后的思想宁静。陈西星《玄肤论》中说:“凝神之要,莫先于澄神,澄神之要,莫先于遣欲。”《清静经》中也说:“遣其欲而心目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”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少阴经之阴络。名枢儒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湿热伤脾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实腹胀之症,眼目黄肿,夜不得卧,肚腹时热,小便赤色,大便或结或泻,或时作痛,泻下黄沫,肛门热痛。”多因膏粱积热,湿热之气,聚于脾中,转输失常所致。治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芹洲。江苏昆山人。长于外科,采集王肯堂之《疡科准绳》、陈实功之《外科正宗》、祁广生之《外科大成》等书中之简要易懂部分,辑成《外科心法》10卷,附有《外科选要》2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即瘛疭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同气营两清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指大小便皆出血,详见便血、溺血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