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①指久嗽成劳或劳极伤肺所致者。《证治要诀·诸嗽门》:“劳嗽。有久嗽成劳者,有因病劳久嗽者,其证寒热往来,或独热无寒,咽干嗌痛,精神疲极,所嗽之痰或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,语声
运气术语。指凡逢丙辛为水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丙辛之岁,水运统之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方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,见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即泽泻,详该条。
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出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若肺气虚服六君子汤加桔梗;肺经有热服泻白散;命门火衰而脾肺虚者服理中丸。
指真中风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中风之症,……有外感,有内伤。外感者,真中风也,内伤者,类中风也。”参见真中风条。
蒂中(小舌)之别称。《杂病源流》卷二十四:“以喉花即为蒂中。”即指悬雍垂。详悬雍垂条。
【介绍】:见毛祥麟条。
出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。即胆。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