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劳

肾劳

病名。因劳损伤肾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肾劳者,背难以俯仰,小便不利,色赤黄而有余沥,茎内痛,阴湿囊生疮,小腹满急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·肾劳》:“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,末有余沥,数而少,茎中痛,阴囊生疮,栀子汤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五劳证治》:“五加皮汤,治肾劳虚寒,恐虑失志,伤精损髓,嘘吸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,阴下湿痒,腰脊如折,颜色枯悴。”《医醇賸义·劳伤》:“肾劳者,真阴久亏,或房室太过,水竭于下,火炎于上,身热腰疼咽干口燥,甚则咳嗽吐血来苏汤主之。”参见虚劳、五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滨莴苣

    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赵宗古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任太医局太医。曾将名医郝允“六元五运”之法,绘图献给朝廷,行于世。

  • 不得前后

    证名。前,指小便;后,指大便。①指二便不通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肾脉急甚为骨癫疾;微急为沉厥奔豚,足不收,不得前后。”清·张志聪《灵枢集注》:“肾开窍于二阴,气虚不化,故不得前后也。”②指大小便

  • 胎产全书

    见女科辑要条。

  • 鸡摸眼

    病名。①“俗名近视眼是也。”(《青囊真秘》卷一),指近视眼之暗适应功能差,入暮则视物较困难似鸡盲。②雀目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蛇窠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因皮肤沾染蛇虫秽毒所致。多发于胸胁、脐腹。其形如蛇缠身,皮肤灼痛;轻则腐浅,重则深烂。治宜解毒止痛。祛腐生肌。外涂蜈蚣油,或雄黄末适量,酒调搽之。属于带状疱疹兼有溃破感染的情

  • 研子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热病后发豌豆疮,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,男左女右。”所指灸处,即尺骨茎突之高点处。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两手研子骨。近代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则名研子。

  • 三焦痈

    病名。指位于丹田处的痈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:“丹田隐隐而痛者,三瞧疽也。上肉微起者,三膲痈也。”由湿热遇寒凝结而成。证为寒热往来,二便秘涩。治法见小肠痈条。

  • 营分证

   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。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。以夜热甚,心烦不寐,斑疹隐现,舌质红绛,脉细数为主证。营是血中之气,营气通于心,病传营分,显示正气不支,邪气深入,内犯心包,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

  • 骨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》:“人身之痛,或由风淫湿滞,或由血刺痰攻,浅不过肌肉皮毛,深亦止经络脏腑,若入里彻骨,作痠作疼,虽因寒因热有不同,要其损伤劳极,为至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