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火眩晕

猜你喜欢

  • 鬲消

    病名。鬲,通膈。即膈消,详该条。

  • 贯脓

    出《古今医鉴》。指痘疮贯脓,又名灌浆,灌脓。凡痘疮七、八、九日渐贯脓,脓水之盈亏,视气血之盛衰而定。气血充盈者,易脓易痂;气血不足者,毒不成浆,气不胜者,则毒内陷,出现五陷等现象。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

  • 伏梁

    古病名。①指心积症。《灵枢·邪气藏腑病形》:“心脉,……微缓为伏梁,在心下,上下行,时唾血。”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心之积名曰伏梁,起脐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。久不愈,令人病烦心。”治宜伏梁丸等方。参心

  • 穴位结扎疗法

    即穴位刺激结扎疗法,见该条。

  • 新感引动伏邪

    详新感条。

  • 瘀热在里

    瘀,郁滞停留之意。①伤寒病瘀热在里:①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六七日,表证仍在,脉微而沉,反不结胸,其人发狂者,以热在下焦,少腹当鞕满,小便自利者,下血乃愈。所以然者,以太阳随经,瘀热在

  • 胎前霍乱

    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霍乱。详该条。

  • 红铅

    指初潮月经。明·万全《广嗣纪要》:“月事初下,谓之红铅。”

  • 袖珍本草隽

    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本草隽》、《中国药学大纲》。1卷。日本·伊豫专安(平住)撰。刊于1755年。此书是《本草纲目》的择要本。共载常用药151种,不分类。每种均有释名、集解、选用、修治、气味,良毒(指气味

  • 少阳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外台秘要》:“少阳维二穴,在内踝后一寸动筋中是。”所述位置似与足少阴肾经太溪穴同位。近代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将其定位在太溪与复溜穴正中间。主治脚气,下腿慢性湿疹,狼疮,下肢麻痹等。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