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黑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《东医宝鉴》作外丘。即伏兔,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五方。乌梢蛇、藁本、防风、芍药、羌活各一两,川芎、细辛各五钱。为末,每服一钱,食后米饮调下。治眼外障,痒极难忍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长,犹广的意思。本篇指出头痛、寒热等十二种不同病症的针刺手法,进取针穴及针刺反应。说明了针刺治病要根据疾病的肌肉骨节部位、性质,适当掌握进针的深度、次数和治程长短的道理,故名。
骨痿的别称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咸则伤骨,骨伤则痿,名曰枯。”详骨痿条。
疮疡诊法之一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是用以检查胸背部疮疡溃后是否穿透胸膜的一种诊断方法。其法有三:①用纸或竹内膜封贴患处,静观其动,纸不动者膜未透,纸若随呼吸而动者则膜已透。②用纸蘸麻油,以火点燃,向患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荞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淋的别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气淋者……亦曰气癃。”详气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