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背的侧部,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。
【生卒】:757~835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字虚舟。陇西(今甘肃陇西、武山一带)人,通方书,自调药剂,为父疗治痼疾。
经穴名。代号SP1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肾气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阴维之会。位于脐中旁开4寸处。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(《针方六集》);旁开4.5寸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第十肋间动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足背侧,第四、五趾之夹缝间,侠溪穴微前处。主治足背肿痛,月经不调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壮;或温灸3~5分钟。
药物学著作。18卷。清·郭佩兰撰。刊于1655年。本书内容主要参考《本草纲目》、《本草经疏》等书编成。卷1为十四经经脉图、脏腑图及引经药物、面部望诊图等;卷2杂论三部九候、脉法、经络、运气等;卷3介绍
耗散的元气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散气可收,聚气可布。”
见胎产辑萃条。
小便的别称,详尿条。
《济世养生集》方。又名截痧丹。苍术(米泔浸三日,土炒研末)、蟾酥、雄黄、丁香、木香、滑石、朱砂各一两二钱,麝香三钱。为末,烧酒浸,拌蟾酥,捣为丸,芥菜子大,每服三至五丸。治中暑湿热寒凝,昏蒸郁冒,闷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