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花
证名。谓目视物昏花不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:“眼花者,眼光昏散也……视物杳冥也。”
证名。谓目视物昏花不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:“眼花者,眼光昏散也……视物杳冥也。”
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亦作捻衣摸床。指患者神昏时,二手不自主地抚摸衣被或床缘的动作。多见于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候。《伤寒括要》卷上:“循衣摸床,必兼见撮空及怵惕。肝主筋,肝热甚,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日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虎骨胶之简称,详该条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热气则说物不章,言而遑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五种精神活动,即神、魄、魂、意、志,分别为五脏所藏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人犯五神易位,即神光不圆也。”参见五脏所藏条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胎热、胎寒、胎黄、胎肥的总称。详各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腰部,当肾俞穴直下3寸处。主治消渴,小便频数等。艾炷灸3~7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