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科入门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病名。即趼子。见该条。
①指腧穴。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,故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气穴之处,游针之居。”参见腧穴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KI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胞门、子户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
病名,即杨梅疮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四:“小儿患此者,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,然非寻常胎毒可比。……小儿梅疮,最为恶候,倘发于一二月间,或半周之内,最难救治,以其毒禀先天,来路既远,方药难及,即日服数匙之药,
病证名。吐血多因素体阳热偏盛,乳食不当,郁而化热,热乘于血,血热妄行,随气上逆而成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胃中积热,火逼其血而妄行,故从口吐出,宜清其胃火。”用犀角地黄汤合四生散。如突然吐血,面色苍白者,为
病证名。指咳嗽由水气凌肺引起者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饮气嗽者,由所饮之物,停澄在胸,水气上冲,冲入于肺,肺得此气,便成嗽。久而不除,渐成水气。”又:“饮气嗽经久不已,渐成水病。其状亦不限四时,昼夜嗽不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刘涓子鬼遗方》。即松香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同于岁气的药物或食物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先岁物何也?天地之专精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岁物者,得天地专精之化,气全力厚,故备所当先也。”参岁谷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伤风咳嗽而吐痰涎的证候。多由风邪入于肺胃,入里化热,灼液成痰,痰结胸中,以致肺气不宣而成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伤风嗽吐者,寒气滞于胸中,肺气不顺,连嗽不止而吐也。”常伴有发热、恶寒等全身症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