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白菖

白菖

药材名称白菖

拼音Bái Chānɡ

别名泥昌(《雷公炮炙论》),水昌、水宿、茎蒲、水菖蒲(《别录》),溪荪、兰荪(陶弘景),地心(《石药尔雅》),泥菖蒲(《纲目》),蒲剑(《草木便方》),水八角草、家昌蒲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臭蒲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大叶菖蒲、土蒿蒲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出处《别录》

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白菖蒲根茎。全年可采,但以8~9月采挖者为良。挖得后,洗净,除去须根,晒干。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.5~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卧,肥厚,白色带紫。叶根生,长剑形,长50~80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渐尖,叶脉平行,中脉显着。花茎扁平,佛焰苞叶状,极延长,长约与叶等;肉穗花序柱状,无柄,长约4~7厘米,宽约1厘米,淡黄绿色,密生细花;花两性,花被6,广线形,膜质透明,先端淡褐色,长约2毫米;雄蕊6,与花被片等长,花药黄色,花丝白色,扁线形;雌蕊1,子房长椭圆形。浆果熟时红色。花期5~6月。果期6~7月。

生境分部生长于水边及潮湿地。分布几遍全国。

性状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,少数分枝,长5~20厘米,直径至2.5厘米,外表棕色,有细的纵皱纹,上面节部有三角状的叶痕,左右交互排列,在节的脊线上通常残留棕色的鳞状毛,下部有细根或根痕;去皮的生药则叶和根的痕迹都不显着。折断面灰褐色或暗褐色,组织松软。香气特异而显着,味苦而辣。以根茎粗大、表面黄白色、去尽鳞叶及须根者为佳。主产湖北、湖南、辽宁、四川等地。此外,黑龙江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广东、广西等地亦产。

炮制拣去杂质,洗净,稍浸泡,润透,切片,硒干。

性味苦辛,温。

①《别录》:"味甘(一作’甘辛,温。’),无毒。"

②《上海中草药手册》:"苦辛,温。"

功能主治化痰,开窍,健脾,利湿。治癫痫,惊悸健忘,神志不请,湿滞痞胀,泄泻痢疾,风湿疼痛,痈肿疥疮。

①《别录》:"主食诸虫。"

②陶弘景:"主风湿咳逆,去虫,断蚤虱。"

③《本草图经》:"捣末,油调涂疥瘙。"

④《岭南采药录》:"健胃除湿,煎水洗疥癞。"

⑤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助消化,消积食,止腹痛,治痢疾,又治风湿疼痛。"

⑥《东北药植志》:"散痈肿。"

⑦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镇静安神,化痰,健胃。治癫痫,耳鸣,听觉不灵,胸腹胀闷。"

⑧《吉林中草药》:"芳香通窍,和中辟浊。治神昏,耳鸣,健忘,湿滞气塞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;或研末装胶囊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
注意阴虚阳亢、汗多、精滑者慎服。

复方①治健忘、惊悸、神志不清:菖蒲三钱,远志三钱,茯苓三钱,龟版五钱,龙骨三钱。共研细末。每次一钱五分,每日三次。(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)

②治腹胀,消化不良:菖蒲、莱菔子(炒)、神曲各三钱,香附四钱,水煎服。(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)

③治痢疾,泻黑水,里急后重,头昏眼花:水菖蒲根一钱,切细,冷开水吞服,一次服用,连用二剂。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
④治痈肿初起:菖蒲一两,独活五钱,白芷五钱,赤芍五钱,紫荆皮三钱。研细末,取适量药末同葱心捣成糊状,敷患处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⑤治牙痛,牙龈出血:菖蒲适量,研末,外搽。(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)

⑥治小儿疝气,偏坠,阴部湿疮:菖蒲煎水,洗患处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

据150余例的观察,有效率在90%上下,显效率达45~50%左右。对咳、喘、痰、炎均有一定疗效。一般起效时间在服药后3~6天,快者1~2天;且疗效比较持久,不少治愈病例经冬季考验,未见复发。实践中观察到,臭蒲制剂对虚寒型疗效较好,痰热型较差;单纯型疗效略高于喘息型;疗程增加,显效率明显上升,而复发率降低,但有效率却变化不大。制剂及用法:㈠胶囊.每粒装臭蒲根粉0.3克。每次2粒,日服2~3次。㈡注射液:每毫升相当臭蒲根生药1克。每日1次2毫升肌肉注射。均10天为一疗程。初步观察,注射剂似较口服制剂效果为好;但口服制剂加用其它药物组成复方治疗,则疗效有所提高。副作用:口服制剂偶见恶心、呕吐、腹鸣等胃肠道反应,停药后可自行消失。

②治疗化脓性角膜炎

取臭蒲根2两(干品),加水300毫升,文火煎至100毫升,去渣过滤,调整pH值呈中性;或用臭蒲根5两,经水煎、过滤及乙醇反复处理,调整pH至7。均经高压灭菌。用于点眼,每日3次,每次2~3滴;或行眼浴每日1次,每次10分钟。共治角膜溃疡、树枝状角膜炎、角膜灼伤等27例,治愈24例,无效1例,未观察2例。多数在2~6天内治愈。实践证明,本品对促进组织新生,加速溃疡面的愈合,作用较明显。

③治疗菌痢、肠炎

取鲜根切片晒干,研成细末,装入胶囊,每粒0.3克。每次3粒(小儿减半),每天3次,温开水送服。煎服易产生恶心呕吐反应。治疗420例,效果显著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河车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紫河车药材名称紫河车拼音Zǐ Hé Chē别名胎盘、衣胞、胎衣来源本品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。将新鲜胎盘除去羊膜及脐带,反复冲洗至去净血液,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,干燥。性状本品呈圆形

  • 鲈鲤

    药材名称鲈鲤拼音Lú Lǐ别名花鱼、青脖来源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鲈鲤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rcocypris pingi pingi(Tchang)采收和储藏:常年均可捕捞,捕后,除去鳞片及骨

  • 大脚菇

    药材名称大脚菇拼音Dà Jiǎo Gū别名白牛肝、山乌茸、蘑菇、白牛头来源药材基源:为牛肝菌科真菌美味牛肝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letus edulis Bull.ex Fr.采收和储藏

  • 山药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。秋季连根拔起,晒干。性味甘,平。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、丹毒。用法用量外用:煎

  • 长青草

    药材名称长青草拼音Chánɡ Qīnɡ Cǎo别名雪山苓、捆仙绳、富贵草、转筋草、上天梯、土桔梗、四季青[四川]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顶蕊三角咪Pachysandra terminalis

  • 茳芒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茳芒药材名称茳芒拼音Jiānɡ Mánɡ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茳芒决明的种子。10~11月采。原形态茳芒决明(《纲目》),又名:槐叶决明。灌木或亚灌木,高1~2米,分枝多

  • 翅果唐松草

    药材名称翅果唐松草拼音Chì Guǒ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猫爪子(《吉林中草药》),红莲(藏名)。出处《吉林中草药》来源为毛良种植物翅果唐松草的全草或根及根茎。秋季采挖根

  • 水椎木

    药材名称水椎木拼音Shuǐ Zhuī Mù别名水杨柳、细杨柳来源大戟科水椎木Homonoia riparia Lour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、广西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利胆,消炎解毒

  • 木香花

    药材名称木香花别名白刺花、双白刺花来源蔷薇科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南北各省均有栽培。性味涩,平。功能主治收敛止痛,止血。主治肠炎,痢疾,月经过多,肠出血,小

  • 海南虎皮楠

    药材名称海南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海南虎皮楠Daphniphyllum paxianum Rosenth.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。主治感冒发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