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皇甫谧条。
①出《脉经》。指妇女前阴。②气穴穴的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气穴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。即颧疔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即金液丹第二方,见金液丹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:“钉翳根深,由心肝留热,致目疼生翳,久则如银钉头入黑睛。……宜石决明散。”即钉翳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种郁证的总称。见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。指气郁、湿郁、痰郁、热郁、血郁、食郁。《医学正传·郁证》:“夫所谓六郁者,气、湿、热、痰、血、食六者是也。”详各条。
即小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