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疹后失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宝重定本草

    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

  • 四季菜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思中

    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忧思过度,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
  • 湿胜则濡泻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湿气偏胜而出现泄泻。脾恶湿喜燥,湿气内盛则脾阳受遏,运化功能失调,故见脘腹胀闷、大便泄泻等症。

  • 康治本伤寒论

    《伤寒论》节编本。1卷。相传原书为我国唐代手抄卷子本,书末有“唐贞元(乙)酉岁写之”字样。因有蠹毁误脱,今仅存65条、50方。此本于十九世纪中叶在日本国发现,对研读《伤寒论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现存日

  • 少腹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小腹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精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
  • 栝蒌根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栝蒌根、胡黄连、黄芩各七钱半,炒白僵蚕、白藓皮、炒大黄各五钱,牛黄、滑石各二钱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。治风热口中干燥,舌裂生疮。

  • 传经

    指伤寒六经病的传变,病邪从一经传入另一经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一日,太阳受之,脉若静者为不传。颇欲吐,若躁烦,脉数急者,为传也。”《伤寒论大全·辨张仲景伤寒论》:“盖风寒之初中人

  • 改訾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即败疵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