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玉米轴

玉米轴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玉米轴

药材名称玉米轴

拼音Yù Mǐ Zhóu

别名罐泰子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包谷心(《重庆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
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穗轴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玉蜀黍"条。

化学成分含有能抗小鼠艾氏癌和肉瘤-180的多糖,水解可得木糖、阿拉伯糖和半乳糖。

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健脾利湿。治小便不利,水肿,脚气,泄泻。
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利小便。"
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散乳核,治水痢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4钱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烧灰调敷。

复方①治水肿、脚气:包谷心二两,枫香果一两。煎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②治肚泻:包谷心烧灰,兑开水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③治婴儿血风疮:红包谷心烧灰,麻油调敷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

取玉米轴1斤、石榴皮4两,焙干研粉,或加水煎成1500毫升备用。煎剂每岁10毫升,粉剂每岁5分,均日服3次。治疗12例,除4例加用或改用抗菌素及其它药物外,其余8例均单用本药治愈出院。住院时间最短2天,最长5天。治疗中需同时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玉米轴

药材名称玉米轴

拼音Yù Mǐ Zhóu

英文名corn-cob

别名玉蜀黍、包谷心

出处出自《民间常用中草药汇编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穗轴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ea mays 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脱去种子后收集,晒干。

原形态玉蜀黍,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粗壮,直立,高1-4m,通常不分枝,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。叶片宽大,线状披针形,边缘呈波状皱折,具强壮之中脉。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;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,每节有2雄小穗,1无柄,1有短柄;每1雄小穗含2小花,颖片膜质,先端尖;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;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,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,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,颖片宽阔,先端圆形或微凹,外稃膜质透明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
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

化学成分含有能抗小鼠艾氏癌和肉瘤-180的多糖,水解可得木糖(xylose)、阿拉伯糖(arabinose)和半乳糖(galactose)。

性味味甘;性平

归经脾;肾;膀胱经

功能主治健脾利湿。主消化不良;泻痢;小便不利;水肿;脚气;小儿夏季热;口舌糜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2g;或煅存性研末冲。外用:适量,烧灰调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岭南采药录》:利小便。

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散乳核,治水痢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螃蟹甲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螃蟹甲药材名称螃蟹甲拼音Pánɡ Xiè Jiǎ别名露木、露木尔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螃蟹甲Phlomis younghusbandii Mukerjee,以块根

  • 野木耳菜

    药材名称野木耳菜拼音Yě Mù ěr Cài别名假茼蒿、冬风菜、飞机菜、满天飞、安南草、金黄花草、皇爷膏、假苦荠、观皮芥、解放草、飞花菜、土三七出处野木耳菜见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六蔬菜类,谓:"野木耳

  • 紫石英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紫石英药材名称紫石英拼音Zǐ Shí Yīnɡ英文名FLUORITUM别名萤石、氟石来源本品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,主含氟化钙 (CaF2)。采挖后,除去杂石。性状本品为块状

  • 五托莲

    药材名称五托莲别名毛不出林、细小紫金牛、九节龙来源紫金牛科五托莲Ardisia pusilla A. DC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。性味苦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、消肿

  • 水虱草

    药材名称水虱草拼音Shuǐ Shī Cǎo别名芝麻关草、筅帚草、鹅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mbristylis miliacea(L.)Vahl[Scirpu

  • 火绒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火绒草药材名称火绒草拼音Huǒ Rónɡ Cǎo别名老头草、薄雪草、老头艾来源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(Will

  • 栎叶槲蕨

   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拼音Lì Yè Hú Jué别名树上槲蕨、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naria quercifolia (L

  • 鲫鱼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鲫鱼脑药材名称鲫鱼脑拼音Jì Yú Nǎo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脑髓。功能主治《仁斋直指方》:"治耳聋,鲫鱼脑一合,以竹筒子盛蒸之,冷灌耳中。&

  • 三加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三加皮药材名称三加皮来源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毛蕊三加(藏三加)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,以根皮入药,称“三加皮”。原形态落叶小乔木,常有刺。叶互生或簇生

  • 雀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雀卵药材名称雀卵拼音Què Luǎn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蛋。性味甘咸,温。①《别录》:"味酸,温,无毒。"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咸,